当前位置:

株洲市将在全省率先申报“教育强市”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王亚 王昱 编辑:苏小莉 2015-11-04 17:55:34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省株洲市9个县(市、区)目前已全部顺利通过教育强县(市、区)评估验收,成为湖南省率先获得教育强市“入场券”的市州。日前,记者从株洲市教育局获悉,2015年底,株洲将与省会长沙一起,在全省率先申报教育强市评估验收。

  本次督导评估认为:株洲市委、市政府自2008年提出在全省率先建成教育强市的目标后,市、县两级政府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市宏伟蓝图,严格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致力推进教育公平,有效化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不断丰富教育发展内涵,提高教育质量,全市教育发展水平得以整体快速提升。

  湖南省教育厅领导在意见反馈会上评价,“近年来,株洲教育始终充满着创造的动力、创新的活力!”

  【“星”亮点1】试水“普惠”,破解学前教育难与贵

  【画面】

  家住天元区3岁半的殷家祺,父亲残疾,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她现在走进离家不远的合花幼儿园,快乐而阳光。

  “每月只需10元钱,如果没有普惠性幼儿园补贴和困难补助,女儿不可能上幼儿园。”家祺父亲解释,合花幼儿园今年被评定为三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核定保育教育费标准每月210元。“幼儿每人每月享受财政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补助100元,其中有4名幼儿同时享受财政贫困家庭幼儿资助每人每月100元,所有每月只需交纳保育教育费10元,我的孩子就是这4名幼儿之一。”

  在成为普惠民办幼儿园之前,天元区钻石贝贝幼儿园保教费、接送费、书杂费,每月总共是905元,在全市属于中等水平。王志的儿子是这所幼儿园的学生。

  “评定为市普惠园后,学费降低了,保教费降为每月500元,加上接送费等一共才760元。而且,以后的收费标准都由市教育局统一确定,没有书杂费,规范又合理,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举措】

  三年前,“入园贵”曾经是百姓怨声载道的难题。当时市教育局也做了一项调研:城区收费差异性很大,一、二级幼儿园收费一般在每月400-600元之间;三、四级幼儿园收费每月200-300元。一些民办幼儿园保育费、教育费每月高达收2000多元。

  那时孩子要上公办园需要提前一年报名,招生期间家长凌晨排队报名。受追捧的民办幼儿园学位预定排满两年,一些幼儿园便趁机抬高价格,家长不堪重负。

  “学前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起点。”市教育局局长钟燕说,她下决心要解决这一难题,但短时间内建大量公办园肯定不现实。

  2012年,株洲试水创新民办园管理模式,建设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成为全省首例:构建政府、社会、家庭合理分担的学前教育成本机制,政府通过财政补助和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当年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86所,园位13000个,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每人每年补助1000元。一级园保教费最高限价每生每月不超过500元,二级园最高限价每生每月不超过400元,三级园最高限价每生每月不超过300元。

  要促进全市普惠性幼儿园的健康发展,必须突出公开,公平,公正。市教育局引入互联网第三方监督,委托网站牵头对幼儿园进行帮助和监督。

  网站向社会公开招募城区学前教育观察员,对城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部分民办幼儿园进行监督,接受社会及家长打分评级,并将观察、监督情况向社会公布。

  解决了“入园难”、“入园贵”,孩子们还必须“玩得好”。

  幼儿好习惯培养,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专项治理行动,以及“先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园先进幼儿园”、“科学保教先进幼儿园”、“升级创优幼儿园”系列评选展示,让孩子们真正快乐成长。

  株洲市教育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与管理,获得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也是湖南省唯一一个入围的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星”亮点2】“绿色评价”取代基础教育“唯分数论”

  【画面】

  这是一场荷塘区一场普通中小学运动会。

  晨荷小学的“师太舞龙”。在龙珠的引导下,“长龙”或翻或穿,或游或滚,或腾或跃,热闹欢腾,令人目不暇接。星河小学带来的大鼓、腰鼓组合,队形富于变幻,鼓点挥洒自如。陡岭坡小学带来的“书香绳韵”,将古代书法神韵与现代花样跳绳完美融合。校园足球、现代舞串烧、篮球健美操组合、瑜伽,还有专业水准的啦啦体操。每个学生都参与,每人都有自己的“绝招”,孩子大胆沉稳展现“范儿”,观众发出阵阵掌声、惊呼,伸出大拇指啧啧称赞。

  今年8月,市八中梦航音乐会开场舞《万马奔腾》,得得马蹄声和男子群舞奔放的舞姿,为观众注入向上和振奋的力量。校长贺茂葱说,“梦航”音乐会已连续举办6届,成为全株洲最高档次的学生音乐会。“就是这些学生,在全省‘三独’比赛中拿了14个金奖,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到新加坡摘得世界音乐、舞蹈大赛最高奖。学校篮球队还获全国中学生篮球联赛冠军。”

  国家级贫困县炎陵在全县所有中小学开展了“六个一”培养活动,并在每一所学校开办了各类兴趣、特长班,每一位学生都参加了至少1项兴趣小组活动。

  篮球课程、舞蹈课程、机器人课程、通用技术项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命教育课程、桥牌……株洲教育“一个学生一条发展路径”的学生培养模式,逐渐让学生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举措】

  作为全国30个中小学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验区和全国5个素质教育评估试验区之一,我市近年来区域性推进课堂改革、进行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推进优质学科基地建设、推进“阳光体育、快乐德育、人文智育”工程、推进“心育工程”……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重大影响。

  统筹这些改革的核心,便是绿色质量评价改革。

  改革是为了扭转长期以来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用一套新的“绿色评价”代替原先的“唯分数论”。改革后的绿色质量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极目标就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天元区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民主和谐、快乐有效”的活力课堂教学模式、芦淞区的“主体性课堂”成为全市课堂教学改革的标杆,醴陵市一中被确立为湖南省首批“普通高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校”。

  “体艺2+1”,就是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较好地掌握2项健身锻炼体育技能和1项艺术技能,株洲已走在全国前列。

  城区14所高中,过去每所高中都以应试为目的,不仅升学率上不去,反倒出现“千校一面”的同质化现象。2011年,我市在湖南省率先装备“学科基地”。

  高中13个学科,每个学校根据自己的优势申报一个或多个学科基地,成功者市财政给以每个400-500万元的投入,“基地校”就是这个专业的“带头大哥”,可以跨学校、跨地域组建学科团队,负责该学科全市性的培训、课程资源开发和拔尖人才培养。

  学科基地的建设,让各高中校有了自己的品牌和亮点:二中的科技创新、四中的音乐、八中的舞蹈、十三中的影视文学、十八中的美术……市财政为此三年内共投入4500万元。

  绿色评价带动教育提质,以前到周边城市就读成为时尚,流往外地的小学毕业生每年都在3000人以上。现在却出现了“回流潮”:2011年减少至2500人,2012年这一数据为2000人,如今只有500人左右。

  今年高考成绩揭晓,全市高考水平实现保持全省领先佳绩:全市二本以上上线总人数7897人,上线率49.84%,比去年增加177人,增长1.83%。全市理科二本上线率排全省第二,一本上线率全省第三;全市文科二本上线率排全省第四。

  株洲普通高考教学质量实现了持续、高位发展,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凸显我市普通高中转型提质,内涵发展持续高位实效。

  【“星”亮点3】职教体系改革,助推株洲发展升级

  【画面】

  2014年9月18日,第二届民盟教育论坛在株洲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陈晓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论坛由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民盟湖南省委、株洲市政府主办,主题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快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位代表,围绕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构建等课题,探索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新对策。

  论坛期间,陈晓光一行考察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信息学院。

  【举措】

  株洲现有各级各类职业院校36所,全日制在校学生近10万人。

  株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将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重点。201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株洲市建设教育强市行动计划(2010-2015年)》、《株洲市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5年)》、《关于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今年3月,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株洲市委株洲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株洲市职业教育发展三年攻坚计划(2015-2017年)》和《株洲市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系列文件,确保职业教育优先发展地位。

  2008年,市委市政府站在城市建设和职教可持续发展高度,作出建设职教科技园的重大决策。职教园建设定位为“城市名片、两型典范、发展引擎”和“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创新之都”,列入全市十大基础工程、四大百亿工程,计划2017年基本建成。

  从实训基地,到图书馆、科技馆,一大批优质的职教资源正在职教园内聚集,通过强强联合,资源整合,资源共享,株洲职教园的洼地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入园院校实现从“招生难”到“生源太多”。

  今年5月20日,市工业学校机电信息工程系与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开办航空电子、航空服务3+3中高职直通班。“报名非常踊跃,必须进行考试筛选。”校长严建国说,与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是市工业学校与湖南铁道职院成功合作后,中高职衔接的再度成功牵手。“中高职衔接”打通了中职学生直升优秀高职院校的通道。

  几年来,湖南铁道职院、湖南汽车职院与株洲工业学校、株洲一职等院校间的合作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三个专业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由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在2014年获得首届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今年我市立项开展了2个中高职衔接项目人才培养试点,湖南铁道职院、株洲工业学校等6所职业院校所参与的中高职衔接项目被列为省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共同探索打通中高衔接、专本沟通的体制机制。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虚假宣传、相互诋毁、争抢学生、买卖生源乱象持续多年,株洲创新中职招生模式,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网络志愿填报及录取改革,成为职教改革亮点之一。

  改革举措去年试点,覆盖株洲市城区及株洲县及炎陵县。全市所有初中毕业生在报考高中阶段学校时,都从同一个入口进入志愿填报系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只填报普通高中学校或中职学校,也可同时填报普通高中学校和中职学校志愿。但所有学生都必须在“网上招录系统”中填报志愿,否则将无法被高中阶段学校录取。

  招生秩序得到有力整治,买卖生源和无序竞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推动普职招生工作公开、公正、公平。

乡村学校的孩子们

[NextPage]

  【相关链接】教育强市,株洲的步伐

  【关键词】政府主导,凝聚发展共识

  近年来,株洲市委、市政府先后三次召开全市性建设教育强市工作会议,认真规划教育强市建设时间表、路线图,并将有关指标责任分解到县(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全市的统一部署及规划下,9个县(市、区)政府均将教育强县(市、区)建设纳入政府重要议程,出台有关实施方案、意见决定、发展规划等纲领性文件总计80余项,在学校布局、教育用地规划、经费投入、教育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重点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在市、县两级政府中达成高度共识。

  9个县(市、区)均能较好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两个比例、三个增长”、“七个政策性口子经费”、“五个专项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并基本足额安排到位。

  【关键词】优化教育环境

  9个县(市、区)均构建了“三大机制”,确保教育强县(市、区)建设总体进程。县(市、区)委常委会、县(市、区)政府常务会专题议教制度,研究、解决教育发展重大问题。四大家领导和县直部门对口联系学校制度,定期到学校开展专题调研、视察,为学校解决实际问题。乡(镇)政府、县直部门教育履职年度考核制度。9个县(市、区)均由政府教育督导室牵头,将教育工作纳入对县直部门和乡镇年度绩效考核;石峰区、株洲县、炎陵县、荷塘区将考核结果作为单位评优评先、干部选拔的重要依据,芦淞区、攸县对年度考核不合格单位及其一把手实行评优、评先、晋级、提拔“一票否决”,茶陵县每年依据考核结果在全县年度经济社会目标考核中进行表彰奖励。

  【关键词】城乡一体,力促教育均衡

  加快学校扩容提质。株洲市政府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划定教育用地橙线,形成控制性详规,为城市教育发展、学校扩容提质预留了空间。

  ·2014年,株洲市政府对市二中实行整体搬迁,原址办一所公办初中,进一步优化了城区义务教育资源的布局。

  ·天元区政府化解“大班额”的经验得到省教育厅、教育部的大力推介。

  ·荷塘区重建了陡岭坡小学,扩建了天鹅湖小学,提质改造太阳小学,并启动了四所学校的新建,其中,新文化路小学已于2015年9月建成开学。

  ·芦淞区为解决大班额问题,采用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城区学校抓扩建增加学位,农村学校抓维修改造,努力让城市、农村的孩子同在一片蓝天下。

  ·茶陵县坚持“相对集中办学”的理念,保留村级小学和教学点110所,并将原省示范性普通高中云阳中学办成公办初中,结束了该县城区无独立公办初中的历史。

  ·石峰区为适应轨道交通科技城的发展,正在积极筹备田心新校的建设。

  ·株洲县筹集资金1.54亿元,实施了学校新、改扩建工程和校安工程。

  ·醴陵市用三年时间,将全市所有中小学校(教学点)建成了合格学校;在此基础上,通过扩容改造,进一步提高城区教育的承载能力,共新增城区学位5000多个。

  ·攸县为化解城区“大班额”问题,先后投入4600多万元、3.5亿元,新建了工业路小学和震林中学,新增学位3000多个。

  ·茶陵县分别投入5000余万元、1.2亿元,新建了城东学校、思源实验学校,扩充城区义务教育学位5400余个。

  ·炎陵县作为革命老区和国家级贫困县,高标准改造提升每一所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真正做到了硬件条件“城乡一体,高位均衡”。

  【关键词】改革创新,完善教育体制

  ·茶陵县在全省率先取消了学校行政级别,推行校长职级制,并在教育系统实行行政干部任职资格考证和课堂教学达标制度,在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治理能力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醴陵市以督学责任区建设为突破口,改革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将全县划分为5个责任片区,并通过强有力的人员、编制、经费、制度保障,形成了教育行政与教育督导“双轮”驱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格局,创造出影响全国的督学责任区建设“醴陵模式”。

  ·天元区积极推动校际交流合作,组成学校发展共同体,建立联校并管、片区联动等机制,探索出“名校+弱校”、“名校+民校”、“名校+新校”的联动发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实行结盟学校捆绑考核机制,有效化解了城乡师资不均衡的矛盾。

  ·石峰区改革学校管理方式,以发展性评估为抓手,引导学校通过制定中长期规划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

  ·9个县(市、区)均出台了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大力扶持民办学校发展,荷塘区的景炎中学、景弘中学、天元区的北师大附校,芦淞区的外国语学校、攸县的长鸿、健坤学校、茶陵县的世纪星学校,醴陵市的青云学校、株洲县的湘渌实验学校、石峰区的外国语学校都成为享誉株洲市的优质民办学校。

  ·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义务教育以政府为主、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学前教育以政府办园为骨干、社会办园为主体,高中段教育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职校生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王亚 王昱

编辑:苏小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