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体育课受伤昏迷,现正在省人民医院抢救,请赶快将手术费转来……昨天,这样一个电话,让郑州11个孩子的家长惊出一身冷汗,有的吓得差点晕倒,后在赶到医院及跟老师核实后才发现,这是一个骗局。(10月24日《大河报》)
最近几年以来,发生和以上新闻故事一样的骗子打电话谎称小孩在学校受伤住院,要家长汇款到指定账号的现象比较常见。其引发的问题比较多,性质也很严重,暴露出的是学生个人信息泄露的严峻形势,必须设法迅速遏止。
中小学生个人信息泄露是重灾区。今年1月,6名教育培训行业的从业人员,被海淀检察院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公诉至法院。该案涉及200余万条个人信息,每条信息包含中小学生所在学校、年级、学生及家长姓名等内容。高校师生个人信息泄露也很严重。今年5月,我国高校网站漏洞多达3495个,涉及高校网站1088个,导致837万以上的教职员工及学生个人信息泄漏。
学生个人信息泄露后,其信息被不法分子大量多头买卖,成为其非法获利的工具,会让学生家长遭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严重损害公民正当权益,危害群众财产安全,破坏社会经济秩序。
然而,学生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不容泄露。《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增加规定出售或者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而《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寄递服务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等一批规章也已经有针对性的保护公民个人信息规定。
学生个人信息泄露,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黑客盗取;有关单位泄露。比如,一些物管和中介公司及掌握客户资料的其他公司贩卖他人信息。
侵害学生个人信息犯罪活动好比金字塔型,塔尖是源头犯罪,一些部门与行业从业人员将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非法提供给他人;塔中是中间商,其建立数据交易平台,大肆出售信息牟取暴利;塔底是各类犯罪团伙,利用非法获取的信息大肆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学生个人信息一经流出,中间被倒卖多次不足为奇。没有源头,就形成不了买卖信息的利益链条。打击侵害学生个人信息犯罪,要把“严打”学生个人信息泄露源头当重点,以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
“严打”学生个人信息泄露源头,首先要从严查其信息泄露源头入手。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这是一个难点。不过,越是难点就越要攻破。要集中公安、电信、教育等部门专家力量,重点查处一些学生个人信息泄露源头典型个案,从而摸索出一些查处类似案件基本经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严打”学生个人信息泄露源头奠定基础。其次要像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一样立专法保护个人信息,“严打”个人信息泄露源头。我国目前虽有近40部法律、30余部法规和近200部规章涉及个人信息保护,但这些法律法规条例零散、抽象,在现实中普遍缺乏可操作性。再次要电信等相关部门提高技术手段,不断完善系统安全设备的性能,堵住人为漏洞,强化应用数据的存取和审计功能,确保系统中个人信息得到更加稳妥的安全技术防护。最后要更多企事业单位、组织联手加入反信息诈骗联盟,共同打击个人信息泄露犯罪。
当然,学生及家长也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防止泄露。平时在遇到要登记个人信息的情况时,多一个心眼,在接到陌生人电话时,不管号码是否熟悉,如遇到要汇款之类情形,要冷静,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咨询老师亲戚同事意见。平时在生活中,不要随意回复陌生短信,不要随意接听骚扰电话,在浏览网页中,不要随意填入个人信息资料等等。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曹灿辉
编辑:苏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