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式教育,你离孔子有多远?
孔子是中国教师第一人,平民教育第一人。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创立了一整套教育思想体系;他主张“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塑造了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也是德国学者卡尔·雅斯贝尔斯所定义的“轴心时代”的中国导师,对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英国BBC教育纪录片《我们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教育》中的中国教师也多次借用孔子的权威来教育英国中学生,但我们真的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吗?
纪录片第一集中,中国教师引用孔子名言“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有英国中学生没有听过“谦虚”这个词,现场询问:“什么是谦虚(humble)?”英国学生的反应,固然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对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谦虚”二字,英国学生居然没有听说过。但这句话是不是孔子说的呢?非也。这句话出自《尚书》,虽经过孔子编纂,但并不是孔子所写,因此这句话不能算是孔子说的。
片中还有这样一幕,中国教师对英国中学生说:“根据孔子的思想,父母永远是正确的。”英国学生当堂反驳:“不,父母并不永远是对的!父母可能是种族主义者,父母可能害怕同性恋,可能有性别歧视,可能歧视女性”。当时,中国教师的表情非常尴尬。但同样地,孔子也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也从未表达出这个意思。在《论语·里仁篇》第十八章,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意思是:子女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过错,子女要以委婉的态度劝谏,如果父母不听从,要继续敬重父母,不能违背礼制,可以因父母忧愁,但不能怨恨他们。可见,孔子认为父母也有错误、也犯错误,孔子只是要我们尊重父母,并没有要求我们盲从父母。
中国著名中学的优秀教师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呢?也许是教师记错了,也许是BBC节目组断章取义,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教师因为没有受过完整的《论语》教育,到了国外却要拿孔子说事,难免要出笑话。不仅是老一辈的师范生,即便是现在的中学生、大学生,乃至中文系本科生,很少有人通读、研读过《论语》。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断层,让我们在全世界面前出了洋相。
此外,纪录片反复播放中国教师教育英国学生的话:“纪律非常重要,没有纪律你们就学不好。”中国思想政治教师多次借用孔子来教育学生守纪律:“在孔子文化中,学生就应该遵守规则、尊重权威。所以对每个学生来说,听从教师、家长的教导是很重要的。”“你必须调整自己来适应这个社会,而不能让所有事情来适应你”。这对很多英国学生来说是很难接受的,学生安吉丽娜当堂反驳说:“我认为你说的不对,你应该做你自己!”此举赢得英国学生的积极附和、阵阵掌声。纪录片里,中式教育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中式课堂特别压抑,中式教育特别强调纪律服从,而这一切似乎还源自孔子。纪录片旁白甚至直接说: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就一件事儿——服从。
孔子学说真的强调服从权威吗?其实不然,孔子从没有要求学生服从权威。孔子学说虽然特别强调尊重长上,但尊重长上与盲从长上是两回事情。在《论语·为政篇》,孔子评价颜回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意思是,我跟颜回讲课,颜回整天都没有一句与我观点不同的话,就像个愚人。言下之意,学生要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观点,才像个好学生的样子。这说明孔子是希望学生质疑师长的。
英国中式课堂上的种种乱象,究其本质,不是中英文化差异的问题,而是英国绅士教育出了问题。虽然这所英国顶尖学校的大门上写着“享受”、“尊重”、“收获”,但他们的学生似乎并不懂得三者当中最核心的词语:尊重!而这正是孔子学说的基石。节目最后博航特校长也承认:英国没有中国那样有让学生努力奋斗的绝对动力,中国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正是英国所需要的。这称得上是对孔子文化的一种认可。
真正读懂孔子的教育思想,方能用之无误、行之有力,而断章取义,只会贻笑大方,与孔子的思想渐行渐远。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苏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