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浙江高校探索小班化教学 避免传统“大锅饭”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江耘 实习生 董佳丽 通讯员 余聪 编辑:见习编辑:周丹 2014-09-28 09:27:15
时刻新闻
—分享—

  先是沉醉于古诗营造的美丽意境,继而探寻诗句背后神秘的力学王国……刚进中国计量学院的大一新生夏影正在林建忠校长授课的《流动的诗意》课堂上感受力学的魅力,而这个待遇只有二十名学生才享受到。

  2014年,由中国计量学院教务处牵头,面向所有新生开设的研讨选修课正式上线。本学期能选择的只有5门课程,每门课程20个名额,对于选课的近5000名新生来说,入选研讨选修课的几率为2%,而夏影就是其中的一位。

  “新生研讨课,就是对小班化教学模式的一种探索。”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李海芬教授说。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对外公布了《浙江省高校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6)》高校新课改方案,其中提出浙江省高校课堂将全面推行弹性学分制,扩大小班化教学,推广分层教学。“小班化教学”一经提出,便在高校掀起波澜。

  “这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课程,由开课教授根据自己的学识和经验来与学生做研讨。”教务处处长潘岚认为小班化教育的优势在于一方面人数少,老师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学生,有利于因材施教,避免传统的“大锅饭”,另一方面,促进师生的互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有别于以往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也更易被学生所接受。

  在中国计量学院本学期最终获得开课资格的10位老师中,不少教授都是国家级奖项的获得者,省级名师或是校级名师等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学校现代科技学院院长李东升教授是这学期研讨课《质检人才科学素质培养概论》的主讲。据后台信息显示,这门课程在选课开始一分半钟的时候就已经爆满。

  李东升教授表示,这门课是他平时与本科生上课交流时积累下来的精华,他知道计量这个系统需要学些什么,应该怎样学习,需要一些怎样的人才。

  虽然每门课只20名的“幸运儿”,人数虽少,教学效果却不差。“第一次在课堂上,发现学生发言比老师讲的还多,课堂讨论也很激烈,产生了很多新的观点。”夏影兴奋地说。(记者 江耘 实习生 董佳丽 通讯员 余聪)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江耘 实习生 董佳丽 通讯员 余聪

编辑:见习编辑:周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