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作为公民体验的“学生参与校务管理”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王聃 编辑:苏小莉 实习生:周丹 2014-08-18 15:34:20
时刻新闻
—分享—
  当许多的高校在设立专门的校长接待日,或者是大学生们还在以能和校长喝咖啡为荣,北京大学的学生理当拥有更多的欣喜。因为根据新近面世的《北京大学章程》(公开征求意见稿),北大的学生不仅可参与调查处理学校人员是否违规、讨论决定学位授予标准、审查老师是否可以评上教授、老师著作是否涉嫌抄袭,而且北大校务委员会、监察委员会也将有学生代表参与。当然,在校务委员会中设置学生代表并非北大首创。2012年,南开大学就已表示,将在校务委员会中为学生代表设固定席位。天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还有“学生校长助理”。
  
  倘若换位为一个大学生,以上越来越多的相似新闻,想想都让人心绪澎湃。原来让抄袭的教授现形,不止有着向媒体爆料的舆论倒逼方式,学生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认定过程中来;原来对于高校的日常伙食不满意,从此可以不再忍气吞声,相反能与食堂承包者进行一场平等的谈判,进而寻求现实的改变。并且,如同新闻所显示的,这些都并不是粗线条的勾画,而在《北京大学章程》(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有着细化的体现。譬如,章程提出在北大校学术委员会中设置学生委员,按照规定,学生委员首先要学术杰出,其次,主要由学生选举产生。
  
  究竟该如何来理解从南开到北大静悄悄的革命?网络上的一种声音为,它充其量只是给出一个美丽的画饼——行政化早已深入到大学的每个毛细血管,而高校管理者又往往掌握着过大的裁量权,此种力量足以令学生成为服从者。由是即便引入学生参与到大学的日常管理,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也会成为摆设。我们理解当下大学的不堪情状,亦熟悉此种习惯性的“否定论”,但如果对于任何新生事物总是秉持着天然的怀疑,那么改变又从何开始?或许,没有必要急忙地去否认,同时也需要重视否认者所提出的东西,因为这才能看清北大改革本身的象征意义。
  
  说北大改革就是“师生共治”当然言过其实,师生共治必须基于现实共同体之上,但定义北大改革是一场“民主的体验”,则毫不为过。教育学家曾不止一次地强调,围墙内的大学生既是被管理者,但绝大多数已经成年,他们更重要的一个身份还是“可决策的公民”。既然是可决策的公民,大学就必须为他们提供实现自身权利、义务和责任的方式。从大学顶层的重大事项决策,到日常的具体校务管理,开始逐渐引入学生的身影,这看似是一种治理要素的增加,其实更是在提供一种民主决策的参与路径。参与的学生,无疑会获得新的社会体验。
  
  关于大学治理,我们至少经历过“教授治校”和“学生治校”等沸沸扬扬的讨论,但再怎样的治理模式,都离不开一个前提:它应该是管理的,更应该是服务的。因为说到底,高校的核心仍是学生和教职员工,大学治理就是经由服务他们,进而他们经由学习和科研,去服务于社会和国家。而要让此种治理模式日益优化,仅仅依靠大学管理者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对大学日常运行有着切实和零距离感受的人——让作为最直接感受者的学生参与到高校管理中来,指向的正是大学服务性的增加,纵然这暂时只是形式,也是改革不能被忽略的深层逻辑。
  
  让大学更像大学,而不是和世俗无区别之地;让学生更像公民,而不仅是高等教育的消费者。从这个意义讲,北京大学从校务到日常管理全面对学生开放的姿态,它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可能的施行效果。我们注意到,同样是让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南开大学是在学生大会上宣布消息,而北京大学则是以大学章程的形式来确定,并加以系统的细化。将学生参与用高校办学的“宪章”来固化,后者显然比前者更具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大学生就应是高校治理的主体之一,我们无法预料北大改革将如何走向,但此种常识的回归,却不能不被珍视与放大。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王聃

编辑:苏小莉 实习生:周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