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1:专业厨师当上授课老师
《厨艺、湖湘文化》课的授课老师是来自秦皇食府的首席厨师、“全国厨王争霸赛”冠军贺正军,40多名“小吃货”慕名而来。
“我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吃、吃得好、会做菜,他们将来留学,走到哪里就会把湘菜文化带到那里。”贺正军主要介绍了三道湘菜:辣椒炒肉、西红柿炒蛋、酱油炒饭,这些再普通不过的家常菜经过名厨“武林秘籍”的加工,也变得让人跃跃欲试。
像每门选修课一样,厨艺课也有着独特的期末考试方法。贺正军介绍,每个星期的课程结束都会要求学生回家参与家务,至少通过家长的辅助能完成一道菜。期末时,学生将带来自己的作品,由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评分。
亮点2:老师纷纷拿出拿手功夫
17门选修课单里,除了4名像贺大厨这样的“特聘”外教,其他课程都是本校老师授课,这些“另类外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老师不单讲气流循环,在《趣味地理与民族建筑》上还要讲各地风土人情,让学生有周游八方的兴趣;美术老师不单懂得鉴赏世界名画,还要在《动漫绘画》中跟学生聊动漫,画得一手好漫画;历史老师不单讲改朝换代,还要在《后宫风云》课堂上能随时说上一段“甄嬛体”,穿越风味十足让历史不再枯燥……甚至还有“跨行授业”,譬如喜欢做十字绣等手工活儿的数学老师,在《手工》课堂上放下圆规直尺,拿起针线剪刀,向学生展现手工之美。
亮点3:报名人数多,抓阄决定上课名额
《后宫风云》的授课老师杜毅开课的消息刚传开就在同学们中炸开了锅,同学们抢着要成为“后宫中人”,由于报名人数太多,最后只好通过抓阄决定上课名额。
选修课程的开设,一直是周南实验中学对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本校教师跨行授业,就近聘请专业厨师、记者等专业人士授课,以及开设《故事周南》等本土化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特色教学。在课堂上,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课程社会化,让学生掌握更多综合能力和知识面。周南实验中学的教科室主任刘正华表示,兴趣选修课能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去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也让课堂与社会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去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岳霞
编辑:苏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