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
我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是这样做的。在讲完课文后,我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邱少云和战友们都潜伏在浓密的草丛中,当大火蔓延时,为什么别的战士身上没有着火?”这一问,如同一颗炸弹,把同学们问得目瞪口呆,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趁机布置课下作业,让大家课后找资料解决这个问题。下课后,学生们分成小组,策划解决方案,纷纷行动,到处查询有关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个小组找到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发言的同学汇报说:“一本介绍志愿军战斗英雄的书上说,当时战士们早就想到敌人会打燃烧弹,所以出发前都把衣服浇湿了,战士们是穿着湿衣服趴着草丛中的,所以身上没烧着。”我接着问:“那么,邱少云为什么烧着了呢?”学生回答说:“邱少云是通讯兵,为了保护身上携带的文件资料,他没有把衣服浇湿,所以着火了。这反映了邱少云为了革命需要勇于献身的高贵品质。”这一席话赢得了一阵阵掌声。
这儿,通过师生间的讨论和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学生不仅更深刻地了解到了邱少云的感人事迹,感受到了邱少云的崇高品质,同时还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了合作。更为可贵的是把课内与课外巧妙地结合了起来。教室的四壁没有成为水泥的隔离区,而是成为了多孔的海绵,透过各种孔道使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从而把语文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
毋庸置疑,课内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很大程度在课内获得,但课内不是教师的“一统天下”,课内也不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更不是语文教学的终点,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要在这里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活的悲与喜,从中获得生活的直接和间接的经验,语文课堂好比“加油站”,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内,通过“加油”,使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更臻科学和完好。
课内时间毕竟有限,期望在40分钟涉及一篇课文的方方面面,不仅徒劳无功,而且没有必要。须知,记住“这一篇”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学会读会写“另一篇”。叶老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尤其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如何启发学生,把所学的应用到实际生活的各方面去。教师应遵循“用好例子,用活例子”的课堂原则,深入挖掘教材,凭借有限课堂开展无限学习,让教学贴近生活。
语文的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要抓住这一学科特点,把40分钟的课堂进行充分延伸,打破课内、课外的界限。我们可以针对课文的特点,在课前或者课后相关性的阅读(包括搜集相关资料),或了解背景,或理解主旨,或储存相关信息,或习得精彩语言。“语文作为母语课程,决定了它的学习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能利用这些,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并将课堂语文生活和生活处处皆语文的大语文生活实践强有力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善读无字生活的习惯,有了这些习惯,学生就会对课本以外的自然、生活、社会等大范围的、多角度的生活内容广泛涉猎。只有积淀了生活感悟,才能丰富课堂生活。”
印象深刻的是一年冬天,干旱了很久的大地终于迎来了一场大雪。我从学生兴奋而期待的眼中明白了他们的心思。我带领他们一道坐在教室里听雪,去楼顶观雪,去楼下感觉雪花飘落的轻盈,去操场打雪仗,堆雪人、压雪影……两节课的时间,我们的外衣早已雪水淋漓,而我们的内心更是痛快淋漓。以后,教《第一场雪》这一课时,再也用不着那些多余的分析,从学生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已明白他们真正读懂了这篇课文。
由此,我深深体会到,我们教孩子学习语文,就是教孩子怎样用规范的、恰当的语言表达生活,而最美直接来源于生活,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我们对语文的理解有多么肤浅!
社会是语文的大课堂,语文无处不在,我们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是语文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一切生活皆语文”我们要让学生多接触自然、多接触社会,把“生活”引进课堂,把学生推向“生活”,将小课堂与大社会紧紧联系在一起,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使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真正走向学习语文的广阔而丰厚的天地,从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来源:包头晚报
编辑:苏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