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来了,它来势凶猛,势不可挡。“慕课是印刷术发明以来最大的教育革新,更重要的是,它将改革大学教育,重塑高等教育版图。”上海交大校长、中科院院士张杰对慕课做出如是评价。
“慕课”,是英文“MOOCs”的中文名,本意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它正在全球范围牵引着百万量级的学习军团,成为他们汲取知识、拓宽视野的重要渠道。
中国的一流高校,也敞开大门,融入变局,避免在这场全球在线教育建设浪潮中失语旁落。9月23日,北京大学的4门课程在edX平台正式开课,成为中国大陆上线的首批全球共享课程。短短一天多时间,全球就有2万多人在线选修。
更加公平的学习机会
9月24日,在北京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读大二的王路,登录edX网站,进入北京大学《电子线路》的网络课堂,观看视频。“在未名湖畔读书是我曾经的一个梦想,能在网上听北大老师讲解专业课,也算是我某种程度上圆梦了吧。”
网络在线课程的兴起,让人们不论肤色、年龄、学历、国别,不管是在高等学府还是在贫民窟,都能在任何时间、地点学习,这也意味着人们迎来更加公平的学习机会。与在真正的大学里拼学分、拿文凭相比,这种学习动机更加明确、纯粹,完全从对课程内容本身的兴趣出发,随时随地都是学习的好时候。
在北京一家银行金融市场部工作的文栋,是一名在线学习发烧友。尽管已经年逾不惑,他还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文栋一开始追的是哈佛大学的哲学课程《公正》,这是一门关于道德与政治哲学的入门课程,从2009年上线开始,它风靡全球。在文栋的学习道路上,这是他最宝贵的收获之一。学习这门课程,让每天疲于加班的文栋开始理性审视自己的工作、生活,反思对金钱、名利的态度,也让他带着评判性思考关于公正、平等、民主与公民权利的一些基本问题。
从此以后,文栋的业余时间有一大半贡献给了网络课程,除了学习《幸福课》、《聆听音乐》等人文学科的课程,随着网络课程的2.0版慕课的兴起,他又学习了哈佛大学推出的《金融市场》,他的目的是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文栋这样评价网络公开课程:“在我看来,优质教育资源全球共享是一件值得赞赏的事情,它打破了高等教育固有的门槛,抛下了知名学府的傲慢,让人们有更加平等的学习机会。”
[NextPage]传统大学教育迎来挑战
网络远程教育和视频课程已发展多年。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最早宣布将课程免费放到网上,掀起了第一次在线课程建设热潮。至2011年,10年间,仅麻省理工学院就发布了约2000门课程,超过1亿人次访问。而2009年,哈佛大学推出高质高清课程《公正》等,引来新一轮视频公开课程建设热潮。
“视频公开课只是网络课程的1.0版,慕课是全新的2.0版,真正体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上海交大副校长黄震这样解释。
慕课出现于2008年,真正的井喷始于2011年秋。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塞巴斯蒂安·史朗把他的人工智能课程放在了互联网上,一下便吸引了来自190多个不同国家的16万名学生。后来,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密歇根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等62所知名大学加入合作共建在线免费课程;2012年5月,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宣布整合两校师资,联手实施edX网络在线教学计划。不仅美国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还有Coursera、edX、Udacity三大课程提供商悄然兴起,使“慕课”的持续升温成为2012年席卷全球的热点事件,前两个均已进入中国。
这股网络学习风潮业已刮进中国,其中Coursera的中国注册学生人数,仅次于美国、巴西和印度。
我国对在线教育的探索早已有之,如电视大学、网络学院、教育部开发的高校“精品课程”等。据介绍,“十二五”的建设目标是,要有高校1000门视频公开课和5000门资源共享课向公众开放。今年6月,首批120门“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又通过网络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值得思考的是,国内的在线教育,其社会反响一直不温不火,点击率大大落后于国外高校的在线课程。
慕课让我国高等教育传统模式受到挑战。在见识了国外一流大学的网络课程后,不少大学生在网上抱怨,平时课堂上老师讲课枯燥乏味、照本宣科,教材陈旧落后。慕课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也让他们更加挑剔,期待着大学高质量的教学。
是颠覆更是机遇
“慕课重塑教育”,我国一些一流高校办学者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加入“慕课”的风潮势不可挡。今年5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时宣布与edX签约,拓展在线教育模式,随后,北京大学又加入Coursera平台。7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也宣布与Coursera签约。继9月23日上线的4门课程后,9月30日,北京大学的另外3门课程也会在Coursera平台上线;10月17日、18日,清华大学的两门课程将在edX平台正式开课。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坦陈:这场变革犹如一场海啸,它颠覆传统的教育观念,它同样也能给高等教育带来重大机遇。在6月份的大规模在线教育论坛上,陈校长表示,这场重大变革,与以往的网络教学有着本质区别,不单是教育技术的革新,更会带来教育观念、教育体制、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走在前列的大学老师亲身感受了这种全新教学方式带来的挑战。刚刚上线的《电子线路》的授课教师、北京大学副教授陈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慕课让老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要开始“讨好”学生,努力使自己的课变得受欢迎:在十几分钟时间内,不管采用什么授课风格,唯一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在知识、思维、方法上得到最快的提升。
北大的慕课上线短短几天,已经吸引了数万名网友学习,不过,其实际效果如何还有待时间检验。
“现在正是中国大学应该建立起危机感的时候。”面对慕课风潮,陈吉宁这样警告大学办学者。
有专家建议,对于网络在线课程引发的全球教育资源配置对我国基础和高等教育的影响与挑战,要加强研究。而我国的大学教育,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在这一股风潮中做到不落伍掉队,还面临不少的困难。
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苏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