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法”常回家看看,实施两个月以来,还是没有意外地遭遇了冷落,也印证了公众的猜想:倡导性的设“法”常回家看看,只是一种道德劝诫,最多算道德指引,很难发挥实效。
而同一日的另一条新闻,也让这有了更加沉重的现实注脚——儿子在石家庄打工一年多不回家,中秋节快到了,母亲思子心切,从云南乘火车坐汽车奔波3000公里,来石家庄看儿子。儿子却嫌弃母亲,争吵中还打了母亲一个耳光。(9月17日《燕赵晚报》)
现实中,的确不缺乏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常年在外打拼,却很少与家里联系,什么常回家看看入法也好,旁人的道德规劝也罢,都无法唤醒他们“回家的心”。为何这般呢?这源于一些年轻人还没混出名堂,觉得回家很没面子,便不愿意回去。此外,这名儿子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给了母亲一个耳光,都见证着道德的尴尬、道德底线的沦陷。
在道德之外,现实的压力也无法忽视。如探亲假悬空了32年;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入法也只是倡导性法律,不具备强制效力;法律宣传的不到位,很多人压根不知道有这么回事;等等。虽然现实“亚历山大”,但常回家看看却是无法绕开的话题,因为空巢老人的问题,已逐渐演变成社会问题了。
此时,无论是“养老”问题还是“空巢”问题,形势都很严峻。所以政府将“常回家看看”纳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一种积极应对。此外,网络代看老人的兴起,也是为了迎合大众的敬老需求。但毕竟,立法不是万能的,道德无解的常回家看看,法律的介入,此道难题依然无解。此外,仍有一些问题无法忽视。即政府一方面提倡常回家看看,显然是想在养老上有所作为;但另一方面,又经常传出要延长养老金缴费时间、延期领取养老金的消息,这又见证着政府推卸责任的一面。这样的矛盾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我们都好,你忙,就不用回家。”一则公益广告中的台词,道出了无数老年人无奈的心声,也刺中了在外漂泊的年轻人的泪腺。只是,父母的“宽恕”不是我们不常回家看看的理由,而应成为儿女恪尽孝道的动力,更应成为政府积极作为的动力。毕竟,“养儿防老”早已是过去式,“政府养老”才是未来的趋势。
当传统的孝道文化不复存在,我们的确需要重建新的孝道文化,让更多的游子都常回家看看、都学会感恩、都知道尽孝。
■本报评论员龙敏飞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龙敏飞
编辑:苏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