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生“弹劾”老师谁该反思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万晓娟 编辑:苏小莉 2013-09-18 09:59:46
时刻新闻
—分享—
  万晓娟
  
  福州教育学院附中上演了一场学生“弹劾”老师的戏码。13日上午,初二(11)班的英语课堂上,有学生当场拍桌而起,大喊不喜欢英语老师的上课方式,要求全班表决,更换英语老师,获得不少同学的举手赞同。老师当即离开。据悉,学校将处分“闹事”学生。(9月17日《泉州晚报》)
  
  这事挺新鲜,大多数时候,学生对老师,都是唯唯诺诺、毕恭毕敬的,“程门立雪”尚且都来不及,何况弹劾?但这几名学生就这么做了,一向习惯“驯养”的学校认为这些孩子简直是在“闹事”,欲惩罚带头者以儆效尤,而在网络上,却有不少人对这几名血气方刚的少年表示赞许,认为这是一种民主意识的初醒。
  
  从本质上来说,学生“弹劾”老师,确实是主人翁意识的体现,所谓人无完人,老师也并不是神,教学方式到底好不好,当然应该让学生发言。当年,胡适博士从海外学成归来,年纪轻轻就被礼聘为北大教授,作为国学大师黄侃与刘师培高足的傅斯年,在同学怂恿下负责去探虚实,他们之间一听一问,一问一答,这让胡适有了无形的压力,不得不激励自己要加倍用功。而傅斯年则被胡适“截断众流”从周宣王讲史的方法所震动,向同学们力保胡博士并非徒有虚名,从此他们便建立起了亦师亦友的特殊关系。
  
  从这个典故来看,学生拥有发言权,绝对是一件好事,它是教师改进教学方式的动力。但从形式上来说,此次弹劾老师的学生“拍桌而起”,让老师当众难堪而离开的方式,却难言有尊重。而胡适与傅斯年,他们的互动平台就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对方的基础之上的,对于年轻的博士老师,学生们并没有当场质疑,而是悄悄派出一个代表去试探,留足了面子,且非常民主而平等,可谓是良性互动。
  
  遗憾的是,当事学校并没有从此事中反思并找到根本解决办法,竟想以强力打压的方式遏制学生的发言权,忘了最该做的是创新学校的管理工作。假如学校能给师生建立一个良性的交流平台,让他们能够随时就教育教学问题平等对话、理性商讨,那就既不会出现课堂上“拍桌而起”的尴尬一幕,也不会让学生只能被动跟随老师的教学而忽略自我的感受。而这,恰是现代学校本该拥有的管理技巧。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万晓娟

编辑:苏小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