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81岁老校长的愿望:农村来的孩子读好书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卿永锋 编辑:苏小莉 实习生:巢景欣 2013-09-04 09:39:15
时刻新闻
—分享—
  长沙晚报讯(记者 卿永锋 实习生 李艳林) “我常年在外地打工,孩子放在老家不放心,想让他在长沙读高中,但是,他该去哪里上学呢?”周先生两口子都是外地人,在长沙一家酒店做普工,为孩子读书的问题伤透了脑筋。如何帮助为城市发展作出贡献的“新长沙人”解决后代读书之忧,以服务工农子弟为宗旨的耀华中学在办学24年中,开拓出外来平民子弟同享优质平民教育的耀华模式。前日的新学期开学典礼上,学校对176名困难学生资助13.2万元,对9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奖励4.5万元,其中许多是普通外来打工者的子女。
  
  长沙收费最低的民办普高
  
  “我年轻的时候在农村工作过,看见过太多农民家庭的状况,也深知改变贫困的唯一方式,就是读书。”耀华中学81岁的老校长孟容女士说,创办耀华,其实就是想让农工子女和弱势群体获得教育机会。1989年,靠租借校舍,修补公办学校不要的桌椅,从市八中校长位置退休的孟容创建了一所只有七间教室的学校。
  
  直到1996年学校正式转为普高后至今,学校的收费也一直保持在民办普通中学的最低水平,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却不打折扣。
  
  用爱心转化潜能生
  
  在24年的办学历程中,爱心育人始终是学校秉承的理念。一名来自南县的学生,“与老师争执、上课睡觉、不写作业……几乎所有的不良习惯他都有。”回忆起当年的赵普(化名),孟容感触很深。“起初老师不理解这个聪明的男孩子为什么这么调皮,直到后来知道他的家庭情况。”
  
  原来,在赵普幼时父母就离异了,母亲独自在长沙经营着一家书店。正是了解到赵普的心理,耀华中学的老师们决定“对症下药”。
  
  高三的一天,赵普突然走上讲台,对着全班同学鞠躬道歉。这个从初中到高一一直被老师批评、怒骂、遗弃的学生,也终于心扉敞开,成绩飞速提高。理科538分,高考成绩出来之后,赵普很平静,立马去打工。收到大学录取通知后,他和母亲为恩师们摆上一桌谢师宴。席间赵普说,“今天,我用暑假打工赚来的钱宴请老师,感谢老师们对我不嫌弃、不放弃。”
  
  六成学生是外来务工者子女
  
  从1996年学校转制为普高,且定名为“长沙市耀华中学”后,至今学校共招收高中学生4571人,其中外来务工子弟占60%。高考专本科上线率逐年提升,2013年高考上线率98.5%,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耀华走上不同的人生路。
  
  2011年起,该校招生越来越“火爆”。招生好,却让学校很难高兴起来。
  
  耀华中学现有办学用地10.8亩,在校学生1000余人。除去操场、教室、宿舍几乎没有多余的空间,为了保证今年的招生工作,学校还将原有的多媒体教室改成教室。“还是有很多外来务工子女孩子无法入校,这让我没办法开心起来。”孟容说,她现在最希望,学校能够有空间,为更多的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课桌。据市教育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城区共接纳8.8万名随迁子女100%就读公办学校,并与城区学生同等享受“一费制”全免教育。秋季开学,估计又有1.1万多外来适龄学生到长沙读书。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卿永锋

编辑:苏小莉 实习生:巢景欣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