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生“危房”内上课痛了谁的心?

来源:新华网 作者:覃星星 编辑:苏小莉 2013-05-10 20:30:55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华网南宁5月10日电(记者覃星星)记者从广西南宁市江南区了解到,江南区一所小学因中标书出错致新教学楼建设搁浅,目前小学生仍在鉴定为“危房”的旧校舍上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口号。在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的背景下,小学生们“危房”内上课痛了谁的心?

  记者采访获悉,南宁市江南区石柱岭小学正在使用的教学楼,2002年时曾被鉴定为“危房”。后来,相关部门批准在该校内新建一栋教学综合楼。2011年8月,教学综合楼建完一期工程后就停工,至今未见动工。对于停工的原因,相关部门称是一期工程中标书出现错误所致。受此影响,学校众多学生现在仍在旧教学楼内上课。虽然相关部门对之前被鉴定为“危房”的校舍采取了一些维修措施,根据最近一次(2009年)的鉴定结果,该校舍依然属“危险点房”。虽其结构承载力基本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主体结构不受影响,但个别结构构件处于危险状态。

  我们想问,为何学校新教学楼的中标书会出错?新楼“烂尾”为何置学生安全于不顾在“危房”上课?负有监管职责的当地相关部门是否把孩子们的安危放在了心上?教育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事业。一些地方喊口号不少,实实在在的行动却不多,对教育的漠视及投入不足刺痛的不只是学生和家长的心,也刺痛了社会良知。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如果教育投入不足,不把求学孩童的安危放在心上,孩子们如何健康成长?一些地方如果继续对孩子们的教育持漠视和不作为的态度,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只是一堆苍白的数字而已。

  有关部门须有所作为,把孩子们的事当作天大的事去考虑和安排。保证孩子们穿暖、吃好、在安全结实的校舍里求学是基本的要求。做不到这一点,就难以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栋梁之才。

来源:新华网

作者:覃星星

编辑:苏小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