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人才、提高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是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核心目标。作为教师教育的主阵地、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地方师范院校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应当如何作为,已成为亟待破解的时代课题,同时也是地方师范院校在追求自身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
淮阴师范学院坐落于“运河之都”淮安。作为长三角北部的现代化中心城市,淮安拥有良好的生态基础和显著的区位优势,正逐渐成为新兴产业的发展高地。近年来,淮阴师范学院紧扣“地方性”与“师范性”,在区域发展的大逻辑中找准新方位,不断提升对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与贡献力,在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彰显使命担当。
搭建区域绿色发展的重要基地。淮安是农业大市,坐拥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根据江苏省“1+3”功能区战略规划,淮安被定位为江苏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绿心地带”。学校充分发挥地处洪泽湖畔的区位优势,围绕洪泽湖生态区的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重大战略,积极开展协同研究。学校牵头组建了“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并联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等多家单位,汇聚了高水平外籍团队、国家级人才、教授及优秀博士等50余人,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等领域取得了引领性的原创成果,促进了地方现代农业绿色发展。
打造新型工业化转型的科创中心。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学校以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和淮安“7+3”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支撑,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集聚科研力量,服务地方新型工业化建设。一是强化基础学科的支撑作用。打破学科界限和机构壁垒,聚焦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以及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组建不同学科背景的跨学科科研团队,建强数理化生地、文史哲等基础学科。二是明确新型学科的需求导向。学校围绕绿色食品与生物技术、化工新材料与新能源、电子信息与新兴数字产业等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和产业领域,将资源向重点领域、特色方向倾斜,以推进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应用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
为新型生产市场供给急需人才。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高校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具有创新素养、跨学科素养、终身学习素养等品质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学校以评价改革为抓手,通过实施灵活的人才聘用机制、构建完整的激励考评机制以及设立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等,不断激发人才的创新潜质;以质量建设为核心,持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作为江苏省首批独立组织实施的第二类第二种参评高校,圆满完成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工作;以硕士点建设为契机,不断强化学科内涵建设,有序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优化区域人才供给的规模、结构与质量。
面向未来培育新型劳动者。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层出不穷的创新型人才来推动。培养这类人才,是一项涵盖大中小学的全学段系统工程。其中,基础教育阶段是创新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中小学教师则扮演着“学生创新思维引路人”的重要角色。地方师范院校作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主体,必须坚持教师教育主责主业,将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和具体要求融入师范教育改革发展。学校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了区域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建设目标,积极推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的深入变革,不断强化师范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教育,培养具有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的明日之师。
今后一段时间,地方师范院校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还有哪些可行路径?
一是因地制宜。瞄准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紧密融入地方发展,尤其要树立特色化办学、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唤醒自身的使命担当,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致力于为地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与智力支持。
二是强师树人。优化课程设置,精选课程内容,夯实师范生的学科基础,通过传授现代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创新思维,为未来社会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
三是矢志创新。创新教育内容,打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教育方式,将信息科技、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师范教育各个环节;创新教育模式,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培养新型劳动者与新型教育者的新路径。
四是铸魂育人。地方师范院校是未来之师的成长摇篮,是涵养地方文化的关键阵地,肩负着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的重要使命与责任,应不断提升师生的精神修养、文化气度以及深化他们的育人情怀。
(作者系淮阴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作者:赵宜江
《中国教育报》2024年10月21日 第05版版名:高教周刊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