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用心做好毕业生离校教育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刘佳煊 编辑:杨雁霞 2024-05-31 14:52:08
时刻新闻
—分享—

骊歌声起,青春远航。又到一年高校学子的毕业季,梦想、责任、使命萦绕在每个青年的心中。有媒体报道,近年来,不少毕业生会在学位服上加上中国元素,无论身处国内高校还是国外高校,拍摄一张带有浓郁中国风的毕业照成为很多毕业生追逐的新风尚。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期待一场具有中国味的毕业典礼,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是新时代推进文化建设的成果。

毕业生离校教育是“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实践。近些年,高校普遍重视毕业生离校教育,用心上好毕业生走向社会前的最后一堂思政课。如何于其中有温度地引导毕业生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我们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来说,毕业生离校教育这堂思政课要以创新议程设置为抓手。仪式感是毕业季最有分量的形式,承载着毕业生对一段学习经历结束的纪念,也承载着毕业生对未来生活的期盼。毕业季中,设置什么样的议程、设计什么样的环节、传递什么样的信号,都关系着毕业生文化自信的培养与发扬。作为扎根中国大地创办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我们可以在议程设置和氛围营造方面持续创新、不断充实,在毕业季中体现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因此,可以在毕业典礼上设置向家长、教师、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的献花仪式和互动环节,引导毕业生感恩家人、感恩母校,践行“感恩”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可以通过预约拍摄“国风毕业照”、举办国风毕业秀、开展学位服个性化设计、创作国潮说唱、播放国内原创背景音乐等方式“看”中国文化、“听”中国风韵,从而打造更具有中国特色、能够被海外受众所认同的毕业季新范式、新标识、新叙事,让毕业季充满中国味,让毕业生更加认同中国范儿,让毕业典礼带有更鲜明的中国文化符号。

毕业生离校教育这堂思政课要以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使命。高校承担着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职能,高校毕业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毕业生的离校教育既要讲好中国发展成就,也要讲好世界发展大势,在观念上帮助青年树立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以兼容并包的态度吸纳世界优秀文化,从民族与世界、过去与未来、小我与大我的辩证关系上引导毕业生拥抱全球、胸怀世界。比如,可以在毕业季系列活动中发挥主场优势,组织中外高校毕业生系列论坛,分享在各自国家的学习感受,交流前沿科技发展态势,既借鉴世界各国高校建设发展经验,也开放自信地推进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还可以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派遣优秀毕业生赴海外参加世界名校毕业系列活动,或邀请国际学生参加中国高校毕业系列活动,使他们近距离感受文化多样性的魅力,亲身投入国际文化交流的实践之中,从而立志站在全人类文明共同发展的高度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彰显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担当。

(作者:刘佳煊,系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团委书记,同济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刘佳煊

编辑:杨雁霞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