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伟 摄
岁月的长河已然穿过2023年的崇山峻岭,涌向2024年,激荡起时代奔腾不息的浪花,凝聚起澎湃的时代力量。岁序更替,置身于时间的河流,我们将从过去这一年的奋斗中汲取赢得未来的力量。
“新质生产力”,是去年中国经济的一个新高频词。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新”的内涵处于不断衍变过程中,这需要我们持续储备、培养“新”的高技能人才,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在这一年里,为培养更多未来的“大国工匠”,从国家到地方,从职业院校到企业,从人社部门到各级工会,多方合力,赋予生产力更多的人才支撑和创新内涵,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与持久动力,未来的“大国工匠”的培养、技术工人技能提升迎来“加速度”,成就更多“追光的人”。人们踩下的拼搏足迹,都在为逐梦而行的时代写下生动注脚,让人触摸到发展的脉动、感受到前行的底气。
打破学历“天花板”, 建立成长“立交桥”
镜头
在2023年的招生季,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新增本科专业7个,由过去的23个增至30个,招生计划达到6297人,比去年增加1100多人;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成为录取榜上的一匹“黑马”,录取分数力压部分老牌本科院校……不少职业本科院校增设了新的专业,并且扩大了招生规模和范围。
不但招生“叫好”,而且就业“叫座”。据报道,不少优质职业本科院校的学生还未毕业就被用人单位“预定”,有职业技术大学2023届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高出全省高校平均值近10个百分点。
观察
在过去的一年里,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2023年是依照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谋划事业发展的开篇之年,也是落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部署的起始之年。在这一年里,职业教育做了许多布局的大事、蓄力的实事和落地的具体事,在培养高技能人才道路上越走越顺畅。
考试招生是牵动职业教育改革的“牛鼻子”。近几年来,我国逐渐完善了“职教高考”的顶层设计,推动建立省级统筹、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职教高考”制度,扩大职业本科、职业专科学校通过“职教高考”招录学生比例。职教高考录取人数占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比例,从2014年的约20%增加至2023年的60%以上,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打破学历“天花板”,满足学生、家长对更多层次职业教育的多样性需求。
在过去的一年里,从2020年开始试点的职业本科教育已“开花结果”,取得了招生就业“双丰收”的阶段成效,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的同时,国家还考虑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构建应用型人才系统化的发展通道,推动各级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主动衔接、深度融合,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在范围、内容和质量上的突破。
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是高素质技能人才输出的前提,也是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切性的必然要求。
在过去一年里,职业院校掀起“课堂改革”热潮。不少院校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参照系和标尺,根据紧缺型人才、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办学特色建设模块化课程体系,灵活优化调整专业和课程,让培养方案与现实岗位需求的人才素养相适配。一些院校联合行业头部企业合作进行教材开发、竞赛创新、实验实训等,培养了学生在生产一线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实现了教学内容与高阶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中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接,为学生畅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专业对接产业,课堂衔接“职场”,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职业教育越发成为未来工匠的摇篮。如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紧密对接园区工程机械产业链,与全球高端制造业龙头企业中联重科开展深度校企合作。近5年,该校智能制造专业群为园区共培养近2000名技能型人才。
打破学历“天花板”,建立成长“立交桥”,如今,更多学子选择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期待职业教育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让不辜负时光的莘莘学子,通过技能成就出彩人生,收到岁月的慷慨馈赠。
产教融合加速跑,画好校企合作“同心圆”
镜头
去年9月,首个国家重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即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江苏常州成立。首批成员单位包括9所普通高校、34所职业院校、中国中车及其49家所属制造类子公司,5个产业集聚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支持单位参与。
这是教育部支持建设的首个国家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这标志着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一体两翼’总体布局的全面铺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出席成立大会时表示。
观察
随着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被提上日程。企业与学校应有怎样的合作模式?应建立怎样的体制机制?破解制约产教深度融合的机制性障碍,构建产教融合新样态势在必行。
2022年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从省域、市域、行业三个维度“一体两翼”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接下来各大联合体、共同体酝酿成立的指南。2023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达到50个左右,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这一年里,全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通用人工智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相继成立;市域产教联合体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去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全国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21个省份的28家市域产教联合体入选。
职业教育只有与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过去一年里,随着产教融合新型模式不断涌现,职业教育与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深度捆绑,产教融合呈现向纵深发展的新趋势。以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为例,其牵头高校苏州市职业大学坐落于苏州吴中区国际教育园,方圆五六公里内,就有30家智能制造企业,覆盖了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上中下游产业链。
去年6月,由北京经开区管委会牵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等科教机构,以及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等30多家单位共建的联合体正式成立。新学期,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高职本科院校已联合招收60名学生开展试点贯通培养。联合体通过建立企业一线优秀员工特招入学和“职-本-硕”贯通培养机制,改革了招生和升学模式,并借助“用现场问题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方式为企业有效解决在岗员工深造培养的难题。可见,产教融合新模式的建设和升级,有利于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深入参与产教融合,把需求前置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打造学校和企业优势互补的新格局,其实是给企业打造更合格、更匹配的人才。也就是说,企业既是产教融合的责任主体,也是受益主体。期待产教融合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实现“1+1>2”的聚合效应,实现产业所需与学生所学的同频共振,促进教育与产业互融共长。
搭建成长梯子,让更多人由“工”变“匠”
镜头
近日,吉林省首家“六新产业”工匠学院——吉林省新能源工匠学院揭牌,同时首期培训班开班。该学院是吉林省总工会携手省能源局、国网吉林电力公司,依托国网吉林电力公司完备的培训体系和产教融合实训平台而建立,以期加大对从业者的培训力度,帮助新能源领域产业工人快速提素升级。
省总工会将为工匠提供学费支持,同时负责培训竞赛、调查研究、创新创造、成果展示交流等经费的筹措与拨付,并将协调落实工匠培养、使用和激励政策。
观察
在过去的一年里,在人社部门、各级工会的支持下,不少行业企业都在发力,以更开阔的视野打造终身职业教育的主课堂。不惜一切代价让技术工人得到技能方面的成长,更多的政策和机制红利在释放。
面对“高技能人才从哪里来”的命题,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是有效改善技能人才供给不足问题的重要路径。在政策鼓励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学徒制培养,给青年技工员工配备负责“传帮带”的企业导师或者实行“企校双师联合培养”模式。一些行业龙头企业、大型企业建立职工培训机构,面向本单位的企业职工,包括产业链中关联度比较高的中小微企业的职工开展培训。此外,职业院校也提高了面向企业职工的开放度。
与此同时,不少行业企业正在大力推进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的建设,加大对其支持力度,让创新工作室不仅是职工创新的大舞台,也逐渐成为培养人才的“孵化器”。技能大师们通过带领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群众性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活动,通过示范引领和帮、扶、带、教作用,将个人的先进经验转化为群体的技能优势,从而带动了工作室青年技术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如汕头创建各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79个,培养出能独立上岗设计的技术人员达到1239人,其中46位已成为企业核心技术设计骨干力量。
高技能人才培养不是企业的“家事”,更是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的“大事”。在过去一年里,为了加大“技能中国”行动的组织实施力度,各地不断地健全政策措施,组织实施专项的培训计划,比如金蓝领计划、高技能领军人才计划等等,强力推进高端人才、高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在提升职工技能方面,多地成立的“工匠学院”尤其令人瞩目。“工匠学院”借助“工会+学校+企业”三位一体的优势,精准对接产业的现实需求,为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多地“工匠学院”还汇集了顶尖师资,这些技术“大咖”将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把更多技能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真正做到“树立一个工匠,带出一支队伍”。
要鼓励企业加大职工培训投入,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政府的支持不能少。去年以来,多地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帮助企业落实好开展培训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相关补贴政策,引导企业将自身发展与职业培训深度融合,以此为杠杆撬动企业开展职工岗位培训、加速技能人才成长的内生动能。人们乐见,越来越多的一线职工职业技能得到提升,和企业一起共同打造一个富有创新力和创造力的未来。
追寻榜样之光,技能人才看到向上的希望
镜头
兖矿能源首席技能大师高兴亮没想到,作为工人的他能拿到70万元的年薪。该公司除了5名首席技能大师、13名技能大师一级外,还聘任技能大师二级47名,技能大师三级99名。4个荣誉等级,分别对应副矿长、副总师、正科长、副科长岗级,划定年度收入最高70万元、50万元、30万元、20万元的年薪指导线。
新待遇新变化让“蓝领”变“金领”。技能人才享受副矿长待遇,得益于兖矿能源技能大师聘任制的落地实施。此举让更多扎根一线的技能人才看到了继续向上的希望,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打开了新通道。
观察
以前,不少技术工人走上工作岗位后看到老师傅已经碰到“职业天花板”,没有再进一步的可能,就好像看到以后的自己。上升通道有限,社会评价不高,严重影响着工人的积极性。如今,这一情况大为改观。
从中央到地方,从行业到企业,都在不断健全技能人才评价、激励制度,越来越多技能大师在晋升、待遇、社会荣誉方面都有沉甸甸的收获,他们成为青年技术工人努力奋斗的目标,也为青年职工脚踏实地钻技术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技能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精准发力、多措并举,除了能力培养,还需要在畅通评价渠道、地位提升等方面架梯子、搭台子、铺路子,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劳动者通过提升技能实现职业发展、彰显个人价值。
2023年,多地产业工人、技能人才评上正高级职称、成为“工人教授”的话题持续引发热议。这一变化背后,是我国人才理念的不断提升、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持续创新。
近年来,为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制度,党和国家新政迭出,各地相继出台具体细则、推动政策落地,为很多肯钻研、有本事的工人搭建起更大的舞台。
在职业评价方面,长期以来,产业工人打破“天花板”的呼声与时代进步的节奏交织、融合,一场打通职业技能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界限的实践日渐深入。如苏州市成立全国首个高技能人才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专门为高技能人才组织专项评审。
更多大国工匠评上正高级职称、成为“工人教授”,这不仅是一个人的“身份突破”,更让产业工人群体看到了职业发展的多重可能、广阔空间。
强化激励能够增强技能人才的获得感。在过去一年里,多地政府、各级工会以及行业企业都在不断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健全技能人才奖励体系,提高表彰奖励标准。如太原市不断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励投入力度,陆续选树“晋阳工匠”369名、每人奖励5万元,对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的职工每人奖励30万元。与此同时,不少企业逐渐完善技能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将技能等级、业绩贡献与福利待遇挂钩,探索通过期权、股权、分红等方式,切实提高技能人才收入。
畅通渠道,让技能人才有盼头有奔头。大国工匠“名利双收”,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释放高技能人才的“明星效应”。如今,在青年工人眼里,那些首席技师、大国工匠是名副其实的“技能明星”和职业榜样,不仅点燃了青年职工技能考级、钻研业务的热潮,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学技术。如兖矿能源技能大师们的蓝领晋级故事,在青年职工中反响强烈。越来越多的职工主动加入兖矿能源大国工匠基地,培训名额也由以前的“摊派”到如今的“一位难求”。去年,基地已经举办了19期技术培训。
如今,大国工匠、技能大师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引导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成才有支撑,奋斗有回报,技能人才地位不断提升,这些都赋予了青年技术工人在职业道路上不断奔跑的强劲动力。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于忠宁
编辑:杨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