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印发《优化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在校课间时间指导意见》,提出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将对课间安排作出整体统筹优化,原则上落实15分钟课间时长,提供更加从容的课间时间,引导师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走进阳光,享受更加健康活力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课间时长延长后,是否会影响日常教学工作的进度?
课间时长从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不会对日常的教学工作的进度有影响。
因为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在校的作息时间做些适当的微调,就可以保证课间15分钟。这样的调整并没有影响原来每天上午四节课和下午两节课的安排,也就不会影响日常的教学进度安排。
如何更好的保证学生在课间活动的安全?
学生们在课间休息的时间变成15分钟,这就能让他们身心得到更好的放松,但是安全问题也就成了课间休息最重要的问题。为了保证学生在课间休息的安全,不同学段也有不同的关注点。比如:一年级新生刚入学,在课间老师可以先组织他们喝水上厕所摆学具,然后到操场做游戏:跳圈、跳房子等。在每个环节或者游戏前都会讲清要求和注意事项,整个过程都有老师带领和组织,会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出现情况会及时处理。中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自主活动的能力并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安全自护方法,知道课间休息的活动区域。一般情况年级护导老师在课间值班,会提示学生在活动时注意安全,也能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同时,前后两节课的老师要在课间完成交接,保证教室里会有一位老师在场,随时关注学生的安全。
延长时间是否也会给教师的管理工作增加工作量?
课间延长了5分钟,对于教师而言在管理工作上所增加的工作量并不大。首先,学校原来就有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从领导到教师都有明确的职责,每个课间走动值班已经成为工作常态。这对于每位领导和老师每周一次的值班来说,所增加的这5个5分钟并不多。
从“10分钟到15分钟”的落实,背后需要学校、老师做哪些具体的调整工作?
在落实课间“10分钟到15分钟”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和老师做些必要的调整工作。首先是学校,要在开学前调整好学校的作息时间,还要规划好不同年级场地使用的时间,对教师进行这项新举措的解读,进一步增强全体教师的责任观念。开学后学校德育处和大队辅导员要对学生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鼓励学生在课间放下书本,走出教室,走到操场,开展各种各样的休息放松活动,进而提高自己的课堂学习状态。而后是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可以结合自己班级的特点为课间15分钟的活动做好准备:有的老师先组织学生开展“玩转课间15分钟”的讨论,将活动要求和安全自护进一步明确;还有的班级以“我的课间我做主”为主题,师生共同出谋划策,将教室划分出功能区,开展解锁孔明锁、魔方大比拼、拼图试一试、折纸小达人、共绘一幅画等活动;再利用大课间到操场或场馆开展球类、跳绳、游戏等活动。总之,就是鼓励学生在这15分钟的课间里充分休息和放松,调整身心,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延长课间为学生成长和教师教学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延长课间时间对于学生成长来说不仅仅是多了5分钟的休息,缓解久坐带来的身体疲劳,还能够改善学生的视力,让肥胖的学生多运动,增强体质。更主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这是一种释放,是对学生心灵呵护,对生命活力的滋养,有利于学生感受自然,享受阳光,感悟生活,享受快乐。除此之外,这种调整会让学生从紧张的学习状态中暂时抽离出来,缓解焦虑情绪,及时调整心态,有助于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也是与同学交流的好时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自身的社交能力,体会团队协作的重要。
这种调整对于教师教学来说也有很多积极的影响:首先,提升了教师对于教育本质的认识,教育教学工作要从“管理导向”向“育人导向”转变,要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换而言之,就是教师面对学生要从培养人全面发展的角度思考实践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落点。其次,教师要积极地设计和参与学生课间活动,做好引导,做好组织,才能让课间15分钟的育人效果最大化。第三,课间时间也为教师提供了更为宽松的时间,不仅可以做更充分的课前准备,还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解答个别学生的课上遗留的问题,为学生完成作业扫清障碍。
(作者:北京小学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北京市第十七届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特等奖、学生个性发展研究室负责人 唐亮)
来源:央广网
作者:唐亮
编辑:杨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