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网报道,受商业利益驱使,一些研学机构将大凉山的孩子包装为“寻求支教老师的学生”,并借此推出“7天收费万元就能拿到志愿者公益证书、乡村助学研学报告”的研学项目。
一段时间以来,拿支教研学做文章、赚快钱的现象时有发生。他们顶着公益的帽子,打着生意的算盘,严重偏离了支教研学的本意。这种形式主义支教研学,忽略了当地孩子的真正需求,实际支教效果堪忧。
此类支教研学的一些参与者也怀着功利心态。有的是为了给自己增加学分绩点,有的是为了给简历增加一些亮点,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很难真正为当地孩子提供切实的帮助,甚至还有可能打乱了孩子的日常学习节奏。其实,这种超短期“注水”式支教研学,一旦被戳破形式主义的假象,就会变为简历上的“负资产”。对于这种“花钱买体验”的支教研学,应及时加以规范。
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应加大对支教招募的宣传力度,让信息获取和报名参与通道更便捷、更透明。同时,加强专项调研,不断完善支教研学机制,对支教研学者的工作方式、工作时长、专业素养等各方面提出细化的要求。支教研学组织单位要增强法治观念,加强活动管理,杜绝以支教研学为幌子的违规行为,真正让支教研学成为参与者提升能力和丰富经历的平台,而不是投机取巧,以此装点门面。
不少人之所以参与高昂的自费支教研学,是为了获取一纸证书,以便增加求学、就业的竞争力。高校和用人单位有必要增强“打假”意识,不能对支教研学经历“照单全收”,而是要考察被考核人材料的真实性和含金量。
市场监管也要跟上。监管部门要尽快对各种各样的支教研学活动展开调研,明确监管职责。对于支教研学活动易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预判和防范,斩断不法产业链,筑牢制度“防火墙”,强化监督“紧箍咒”。通过设立问题举报箱,落实整改硬举措,让支教研学回归活动的初心。
说到底,支教研学活动不能成为功利化的生意场。回归活动初衷,才能真正为偏远地区渴望求知的孩子带去希望与温暖,参与者自身也才能有所收获和成长。
(作者:秦风明,系陕西省壶关县教育局科员)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秦风明
编辑:杨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