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未来建设蓝图全景。均由学校供图
湖南护理学校学生实习中。
从长沙到浏阳官桥镇,下高速路口边,长沙卫生健康高等专科学校(申请新设)庞大而喧闹的项目工地上,已经有了“康养护理小镇”的初始模样。
这里沪昆高速、武深高速穿镇而过,离西北边的长沙、西南边的株洲和湘潭、东北边的浏阳城区均只有半小时车程。
长沙市正奋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在湖南湘护校教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志强眼里,建设中的新学校,不仅是响应湖南“十四五”服务产业全面升级,助力长沙正力推的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在长株潭高端服务业核心区推动健康养老特色服务业发展的“康养护理小镇”,更是湖南乃至全国康养护理人才的养成孵化地和健康养老行业人才储蓄池。
疫情防控常态化,医疗护理人才短缺是必然;而已经来临的老龄化时代,康养护理人才培养却还是空白。“百年树人,人才的储蓄和产业的养成都需要时间,我们总要赶紧走在浪潮前端,才不会被时代抛弃,跟上中国民族复兴的快速发展步伐。”丁志强表示。
动因 养老行业人才需求巨大,湖南康养护理人才空缺
人老了,孩子不在身边,谁来照顾?这是不少步入老年者对未来的担忧。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湖南省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300万,占19.88%。与2010年相比,老年人人口的比重上升5.34个百分点,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其中,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口占比达20%,对专业便捷的照护和护理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特别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的背景下,养老护理、康养类医卫专业技术人才缺失的矛盾日益凸显,亟需解决。
但严峻的现实是,我省医药护技专业技术人才缺口相当大。根据《湖南省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施方案》,至2030年湖南省千人口注册护士数应达到4.7人,而2018年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仅达到2.67人,注册护士缺口预计达38万,加上每年因年龄等因素退出一线护理岗位的护士,全省护士缺口将高达50万。
以长沙为例,根据《长沙市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到2020年长沙市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设立中医馆,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90%的村卫生室要具备开展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在长沙市4523个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含村卫生室)中,预计五年内需要充实中药、中医技术人才5000人以上。因此,长沙地区要在2030年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规定的目标任务,加大医药护技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目前,全省纯医卫类高校有8所,分别是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医学院、湖南医药学院、湖南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食品药品学院,其中3所本科院校、5所高职高专,除长沙医学院为民办,均为公办学校,在丁志强看来,成规模的、专业培养养老服务业和健康养生服务业的医卫类专门人才的高职高专学校正是医卫教育拼图上的一块空白。
实践 专业人才因教育理念聚集,投身康养护理人才培育
想新建一所护理类的高等专科学校,底气从何而来?丁志强介绍,首先是有政策支持鼓励。《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长沙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方案》中,都有相关的鼓励政策。其次,有厚实充足的像博士生导师何国平教授这样的一批高级专业人才做支撑。目前旗下的湖南护理学校的良好运转,也提供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人才队伍和成熟的课程专业体系。
从中南大学护理学院院长的岗位上退下来,博士生导师何国平教授依然惦记着护理人才培养,担任了湖南湘护校教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湖南护理学校名誉校长。
湖南护理学校现在是一所长沙市教育局主管的全日制的医卫类民办中专学校,已有34年的办学历史。“2011年前,护理学是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随着学科的发展和需求,2011年3月,通过国家学位委员会评定,将护理学新增为一级学科。护理学科获得了提升,办学层次更加明确,科学研究更有特色,人才培养更有亮点。”何国平教授表示,他在护理学科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教学,从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的培养,非常明确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但我认为中专人才的培养,是护理学科金字塔的基石,现实生活中需求最大,特别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护理人才不能完全用学历来评价,要更加重视基层初级临床护理人才的培养。”
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开展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致为4063万人。然而,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鉴定合格的养老护理员只有44102人。国内养老服务行业正在面临全线“用人荒”,年轻护理人才更是奇缺。
专注湖南护理人才培育的何国平介绍,就湖南护理学校而言,它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学校开设有护理、中医护理、中医康复、中药等专业,建有一所综合一级附属医院,设有外科、内科、妇产科、儿科、康复科、口腔科和中医科等临床医技科室。目前在校学生3095人,有专任教师206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57人,硕士研究生68人。
期待 护校中专毕业生成基层主力,急需教育升级
肖立春,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保靖县清水坪人,2021年从湖南护理学校毕业,目前就业于湖南省保靖县清水坪卫生院。“在学校最大的收获是学习掌握了护理知识,认识了可敬的老师和一群可爱的同学。”肖立春对自己的职业未来充满信心,她表示,目前护理人才在基层医院发展前景很好,“基层医院卫生人才的短板和不足,仍然是制约基层发展的瓶颈。”
2021年6月毕业的田斌,目前在湘西自治州龙山县人民医院就业。“选择湖南护理学校是因为学校具有一定的教学实力,且是第一个开展护士本土化的学校,是湖南护理学校给我们贫困地区学子提供了一个读书的机会。”田斌表示。
通过多年中专护理人才的培养,湖南护理学校教学每年都获得了国家、省、市级成果奖。在每年新生入学时,分流了初中毕业进普高的压力并获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在中专毕业的学生中,都以优异成绩95%以上对口升学高职高专,为高职业教育输送了人才,得到了学生家长的高度评价。
丁志强介绍,目前全力推进新建一所民办医卫类高职高专学校,作为公办医卫类高校的有益补充,意义在于能有效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打造护理类、药学类、康复保健类以及养老服务类等特色专业,满足全省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提高医疗卫生健康工程的迫切需求,完善长沙乃至全省的高等职业教育布局,进一步扩充全省医学高等教育办学资源,促进全省医学高等学校的类别、布局及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助推教育强省以及健康长沙、健康湖南建设,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020年,他已在浏阳市官桥镇征地729.6亩建设卫健高专新校区,现在建工程148747.9平方米,已有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公寓等封顶,2021年底可全部投入使用,该项目已列入湖南省2021年度重点工程,第一期第一批总投资约5.5亿元。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长沙必须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上紧“发条”、开足“马力”。作为教育领域的一员,也有自己的使命。“我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办好教育;培育好学生,为国家培养人才,就是我办教育的初心”“建设好新学校,培养好教师队伍,就是要让学生在这里度过美好的学习时光。”丁志强表示。
名词解释
康养护理小镇
康养护理小镇项目,规划用地共1880亩,规划医卫康养护理特色的高等专科学校一所、有康养康复特色1500床位的三甲综合医院一所;建立卫生健康科研所、护理培训中心、护理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形成集护理康养教育、康复康养产业、护理康养科研于一体的综合体。
整个项目预计3到5年全部完成,将聚集起3万到4万人的人口规模。项目2期的附属医院建成后,将承担起学校医学生临床教学、见习实习、科研进修以及浏阳南部片区和周边的医疗保障,并支持当地政府参与灾难事故救援和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岳霞 曹淑媛
编辑:吕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