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少年爱科学 悉心呵护之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朱永华 编辑:彭佩 2021-03-19 10:53:54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一名中学生与航天专家的书信对答成为网络焦点,引来一片赞叹。

写信人叫张亦琛,就读于北京八中。去年我国长征7号型甲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失利之后,从小有着航天梦的张亦琛十分惋惜,给项目科研人员写信,陈述了自己对失利原因的分析。一周后,他收到了长征7号型甲运载火箭总指挥和总设计师的回信。难得的是,张亦琛信中的分析虽然不很准确,但颇具专业眼光,透出满心的热爱。科学家的回信则肯定了小张同学的热忱和独到的见解,勉励他努力学习、钻研科学,将来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作贡献。

一次普通的书信往来,引起舆论场上的激荡,因为它击中了国人心中敏感的心弦。在为数众多的青少年中,有多少人能持有如此执着而热切的科学情怀?在当下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什么?在美食、靓衣、豪车、明星、party、打卡等诸多年青一代口中的热词中,火箭之类高深话题实属凤毛麟角。而对于“过来人”来说,多少人年少时期曾向往神奇奥秘的科学世界,多少人曾怀有过“长大要当科学家”的梦想。然而,人生之路道阻且长。因为各种原因,无数人走着走着,忘却了“初心”,淡忘了纯真的理想,在柴米油盐、房子车子“位子”之间辗转奔波。尽管我们崇尚科学,也毫不吝啬对科研工作者的赞美,但是因为这个职业的艰辛、孤独、清贫,多少人在生涯规划和培养子女上做了很“现实”的选择?

对一个国家和企业而言,科学技术至关重要。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就会在国际竞争中被别人“卡脖子”;核心技术不能突破,高端产业就会遭遇瓶颈。华为公司因为有强大的科技力量支撑而得以在5G通信领域执牛耳,也因为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存在短板而遭受打压,就是最生动的案例。

科学技术是最具活力的生产力,而基础科学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一个国家原始创新能力。探索科学技术需要一支“坐得住,钻得进、研得深”的人才队伍,培养科研专才是一项需要“从娃娃抓起”的事业。对青少年中胸怀科学梦想、表现出优秀潜质的佼佼者,要加以精心呵护,在学校教育中开辟让他们放飞梦想的空间,还要大力营造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为科研人才的发展成长作出良好的制度安排。诚如斯,学子之幸,民族之福。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朱永华

编辑:彭佩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