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三小的学生在分小组劳动中。
蓝天白云下,苗圃花苑旁,学生们在锄土捉虫——这样美好的劳动场景,将在长沙校园成为常态。6月17日,长沙市举行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工作推进会,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芙蓉区育才三小、朝阳小学,雨花区枫树山中航城小学、雨花区砂子塘吉联小学四所小学的劳动教育场所,并听取四所学校介绍学校的劳动教育经验。
枫树山中航城小学正在上劳动课。
芙蓉区朝阳小学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编写家政校本教材,包括烹饪基础、衣服整洁、房间舒适等内容,每学期进行考评,并纳入“生活小能人”劳动评价体系;育才三小建立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和课程评价标准,与农大园林系团队携手,积极编写《校园农园学生指导手册》。将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分为:学农“娃娃农园”课程、学工“创意劳动”课程、学商“职业体验”课程、学“义”争当小主人”课程;砂子塘吉联小学组织学生每个周末在家和父母一起进行“家庭扫除道”活动,或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亲子农耕活动。学生们在农科院专家指导下,结合二十四节气农耕习俗开展水稻种植活动;枫树山中航城小学整合家庭、校内和校外劳动教育资源,明确家务劳动内容和标准,开辟校内劳动实践场所,建立校外职业体验平台,“三位一体”打造“中航”特色劳动实践教育课程体系。
长沙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长沙市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工作起步较早,2000年12月,市政府专门印发了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的文件,明确由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各县(市)每年安排50万元、各区每年安排20万元用于生产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目前全市城乡建成了一批成建制的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劳动实践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注重手脑并用,切实增进了以劳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创新的综合育人价值。
与会人员现场观摩砂子塘吉联小学的劳动课程。
今年4月,长沙发布了全国首个普通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状况评价指标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实施、保障机制、学生劳动素养等4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及相关评价要点,为全市劳动教育考核评价工作指明了方向,市级劳动实践场所重点建设学校已落实每周劳动教育不少于1课时。今年5月,芙蓉区教育局全省首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办法(试行)》,正式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探索建立教师评、学生评、家长评、社会评相结合的主体多元化劳动教育评价制度。(岳霞 邓琼)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岳霞 邓琼
编辑: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