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湖南又有24名“牛娃”凭借在五大学科奥赛中的突出表现,被清华北大相中了!日前,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发布2020年五大学科奥赛国家集训队名单,全国共260人入围,24名湖南学生上榜,总人数位居全国第二。
近几年,在高手过招的奥赛中,湖南省中学生却接连表现不俗,这其中有何“奥秘”?今年新启动的“强基计划”会青睐奥赛生吗?对湖南学生来说,有什么优势?3月18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采访。
故事一
刘颖豪:学奥赛选自己感兴趣的化学
师大附中学生刘颖豪获得2020年清华大学保送资格。和大多数走竞赛道路的同学一样,刘颖豪选择化学竞赛也经历了一番思考和权衡。“我觉得数学太难,生物和信息学又不太感兴趣,我就在物理和化学这两大学科进行选择。”在教练彭涛老师的引领下,刘颖豪最终锁定了化学科目。在去年11月底举行的第33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暨冬令营中,刘颖豪的发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在4个小时的实验考试中,刘颖豪没能完成实验。按照比赛规则,刘颖豪可以选择终止实验得到相应分数,也可以继续做完实验而被扣延时分。“当时,我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不管结果怎样,我都要将实验完成。”在实验进行了4小时45分左右时,他成功地结束了实验,拿到了金牌,并获得清华大学的保送资格。
刘颖豪在家复习功课
故事二
段骁涵:付出双倍的心血拼奥赛
去年暑假,长郡中学1701班高三学生段骁涵通过第28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取得金牌,进入国家集训队,并被保送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钱学森力学班。谈及为何选择生物这门学科竞赛时,段骁涵说是因为高一入学前的暑假,他参加了长郡中学“绿色之旅”夏令营,前往海南、云南等地进行实地考察,随着深入了解,他越发觉得生物的多样性令人着迷。对于竞赛生而言,因为要同时兼顾常规学习和竞赛训练,付出的心血是双倍的。“但也正是在这样的强压下,我的学习效率、思维方式和自学能力不断得到提升。”段骁涵认为,竞赛学习与常规学习并不冲突,在竞赛中历练出来的能力能让他保持高效持续的学习。
段骁涵正在做实验
分析
奥赛生或更易拿到“强基计划”入场券
从公布的名单来看,湖南师大附中入围学生人数位居全省第一。“作为‘奥赛强省’,湖南的保送人数在全国一直是‘排头兵’,这与湖南多所中学重视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有关。”师大附中副校长蔡任湘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近几年,教育部门接连对奥赛出台限令,并全面取消了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的全国性高考加分政策,但一批从奥赛中走出来的优秀学子,仍然备受名校青睐。今年,教育部又出台新规,全面取消自主招生,而新推出了面向36所双一流高校试点的“强基计划”。蔡任湘认为,“强基计划”和“学科竞赛”的相同点是科技创新型学生的培养,而不同点则是“强基计划”注重的是特长突出加综合优秀。“湖南是基础教育强省,再加上竞赛的传统优势,综合这两个方面,对于湖南考生是非常有利的。”
师大附中科技创新处副主任蔡忠华也表示,接受过竞赛培训和选拔的学生,或将更容易拿到“强基计划”入场券。“这个计划是在自主招生工作经验和综合评价试点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项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探索与尝试,这与奥赛人才的培养目标非常一致。”
按照要求,“强基计划”各试点高校招生简章经教育部核准备案后,将于3月底前向社会公布。符合条件的考生报名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参加全国统一高考。高校确定入围考核名单并公示后,再组织考核。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所有考生必须要入围强基计划的考核名单才有机会参加学校考核。”蔡忠华建议,当下,高三毕业生最重要的是让各个学科均衡发展,全力准备高考,“毕竟强基计划的考试在高考之后,如果高考成绩不佳,连参加强基计划的机会都没有。”(杨斯涵 刘镇东 黄京)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杨斯涵 刘镇东 黄京
编辑: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