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社会适应力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王璐 2019-08-26 11:03:24
时刻新闻
—分享—

体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然而,在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中,较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较少关注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如何让体育教学不只停留在作用于学生身体的“生物功效”上,而将其视为普遍意义上的教育,努力弘扬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充分发挥体育在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中的特殊功效,真正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课堂环境和教学环境,把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发展作为主要任务。实践中,教师应把学生全体参与作为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前提,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参与度,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

利用体育游戏,让学生更好理解社会角色定位。游戏是具有一定情景的体育活动。在游戏中,学生总是随着游戏活动形式的改变不断处于不同的角色之中,这就为学生的角色学习,提供了很多机会。教师应根据课堂内容、学生的个性特征来组织、安排学生在游戏中的角色和分配不同的任务,并在游戏开始前,用简单的言词明确学生所处位置的职责,使学生在教师赋予的权利之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符合特定角色的行为,加速学生对角色职责、义务的理解,从而促使其角色职责内化过程,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运用体育竞赛,锻炼学生心理品质。通过竞赛,可以增加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机会和兴趣,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如在团体性竞赛中,同一方队员往往用语言或身体动作,如拍肩、拍手来相互鼓励,增加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情感和团体归属感。此外,体育比赛中会遇到失败受挫折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调适的过程,抗挫折能力是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方面。这种失败所引发的挫折体验,对学生是一种心理磨炼,实际上也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

体育教学中的活动、游戏和竞赛都有其特定的规则与要求,即使是调皮的学生在从事体育活动时也会遵守规则,甚至在教师或裁判缺席的情况下,他们也会自觉地用规则来约束自己。这种特殊的“规则效应”,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学会服从法纪,尊重裁判,学会约束自我,公平竞争,懂得必须克制越轨行为,服从体育道德规范,必须在规则的约束下与他人竞争或协同。这些对于培养学生自制能力,养成遵纪守法、顺应社会道德规范的好习惯,都有良好的作用。(杨意清)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王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