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颗“种子”的力量——追记“感动中国人物”、新宁籍植物学家钟扬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彭佩 2019-02-22 10:40:12
时刻新闻
—分享—

2月18日晚,在央视播出的“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把生命献给高原的新宁籍植物学家钟扬荣获“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30余年从教、16年援藏……钟扬的名字总是和植物联系在一起,他把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献给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2017年9月25日,53岁的钟扬在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去世,如同一颗种子回归大地,而他留下的千万颗种子将绽放新的生命。

2月20日,记者来到钟扬的出生地新宁县进行采访。

“播种”未来

钟扬生前系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生在新宁,工作在武汉、上海,但钟扬53年人生的关键词却是“西藏”和“种子”。

2001年,出于一位生物学家的责任感,钟扬首次报名入藏。青藏高原是国际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拥有我国最大的生物“基因库”,在国内外种质库里都缺少收藏,而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正在引发一些生物灭绝。钟扬想做一个为世界屋脊盘点生物家底的人,为国家生态安全和人类未来作出贡献。

“盘点”工程浩大。钟扬计划每年收集600种植物种子。按照国际规范,每个样本都要收集5000颗种子,不同样本种群间的直线距离超过50公里。这意味着,钟扬团队每年要行走3万多公里。

从2001年到2017年,从藏北高原到藏南谷地,从阿里无人区到雅鲁藏布江,钟扬团队的行程超过50万公里,最高攀登至海拔6000多米的地方。16年间,他们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占西藏高级植物物种的五分之一,填补了世界种质资源库空白。

钟扬还担任西藏大学兼职教授,帮助西藏大学申请到第一个生态学博士点,培养了藏族第一个植物学博士,带出了西藏第一支生物学教育部创新团队,将西藏大学生态学科送入了“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反哺家乡

钟扬的家乡在新宁县丰田乡上丰村,该村村口一条2公里长的水泥路是钟扬捐资建设的,被村民称为“钟扬路”。

钟扬去世后,村里乡亲对他十分怀念。曾跟随钟扬学习过数月的堂侄女钟桂香在《永念钟扬二爷》一文中写道:“他永远有说不完的故事,也永远是谈话中的主角。他睿智幽默,才华横溢。他总背着一个双肩包奔波在路上,追着晨曦出发……”

“他每年都会给我寄钱,他每次回来都说家乡太困难,一定要想办法让家乡人民富起来,谁知道……”虽然钟扬已离去一年多,可说起他,钟扬72岁的堂四叔钟美志仍泪流满面。

“他外表看起来很豪爽大气,内心比谁都要细腻。”钟扬的堂弟钟选刚说,2017年5月,他被医院确诊为肺癌。钟扬听说后,马上联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将钟选刚接到该院治疗。钟选刚住院期间,所有生活用品都是钟扬帮他准备的,连剃须刀、睡衣、拖鞋都没落下。

“他每次回来都会问屋里老人身体好吗,孩子读书成绩如何”“他很关心家乡年青一代的成长,总说要孩子多读书,以后改变家乡面貌”……家乡人民口中的钟扬,正直豪爽,平易近人,贴心细心,能干实干。

多年来,钟扬情牵故土,关心家乡。得知邵阳市所辖县(市)多属贫困县,他经常通过相关渠道,为家乡脱贫工作献计献策,提出“要脱贫,抓教育”“奔小康,重科技”,并运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学术影响,身体力行推动家乡科普教育与科技开发。

精神永存

“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实现多少人的梦想。”钟扬曾说。

去年3月29日,中宣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2018年6月,钟扬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家乡人民以他为荣,忆钟扬、学钟扬,发扬他乐于奉献的“种子精神”、满腔赤诚的家国情怀,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

“钟扬是我们的好榜样!”上丰村党支部副书记钟美聪告诉记者,村党支部已向全村发出向钟扬学习的号召,激励村民干事创业。“村里今年将大力发展产业,把油茶基地从600亩增加到2000多亩,把烤烟由200亩增加到近400亩,新发展茶叶近300亩。”钟美聪说,现在,村里正忙着给去年下半年发展起来的50亩百合施肥。村民们希望发扬钟扬精神,尽快走上致富路。

“钟扬是我们新宁人的骄傲,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学习他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学习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学习他助人为乐的高贵品格。作为一个宣传工作者,我们应该把他的事迹宣传好、推介好,让更多人向他学习。”新宁县委宣传部一位干部说,新宁县委已下发文件,在全县干群中开展向钟扬同志学习的活动。(通讯员 刘小幸 杨坚 湖南日报记者 肖祖华 见习记者 张佳伟)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彭佩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