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新闻网讯(本报记者 倪秀 通讯员 曹正)“大学生们脑子灵活,技术也先进,游客在手机上就能先看到我们桃花沟!”近日,成都市青白江姚渡镇桃花沟的村民们茶余饭后都在念叨这句话。
原来,暑假期间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大学生们利用暑假社会实践,耗时40天为桃花沟打造了网上虚拟游览图像。通过手机,游客就能提前游览龙门桃花沟,桃花沟的村民更是能把旅游宣传通过网络传到世界各地。
今年暑假,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充分发挥专业学科优势,与姚渡镇政府积极联系,因地制宜的设计“互联网+乡村振兴”实践方案,提出了选择桃花沟作为实践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全新打造线上“桃花源”,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实践队员们来到桃花沟后,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调研,发现该景点的地形较为复杂,景区的出入口标志不明,景区区域的分布没有完整的介绍,在百度地图上也没有详细的路线图,随即提出了采用VR技术实现景区的虚拟现实线上游览,打造一个全新的幻境“桃花源”。实践队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全景区的整体和局面的图像采样,进行了三维建模,并在8月底实现了景区VR的初步上线测试。
在实践考察的过程中队员们发现,桃花沟的近20家农家乐分布不均、空置率高达67%,想来的旅客找不到合适的住处,找到的住宿条件又不满意。这让游客和当地百姓都十分苦恼。
“如果通过专属APP进行推广,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也能给景区农家乐商户和游客带来实惠。”实践队员文钊开始了“寒舍”APP的开发。“这是一款专属‘桃花源’文旅的移动端软件,游客们只需要点击该APP,就能够实现一键住宿预订、一键景区访问等功能。”
“我在朋友圈推荐了这款‘寒舍’,反馈十分良好,整个暑假期间我们的房源都客满状态,有这么一款洋气的APP,相信我们桃花沟的农家乐也能打出一块好牌子!”桃花沟“花隅”农家乐的老板王先生谈到。
大学生们还参观、调研了姚渡镇农村电子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以及当地的蔬果大棚种植商户,详细了解本地的蔬菜、鲜果的品牌产品,提出了为部分当地农户建立网上销售商店的建议。整个假期,实践团队帮助15户果农建立的淘宝店,并免费为30余户果农和菜农开展了电商平台装修、安全支付的培训。
姚渡镇镇长罗琛皓表示,传统的文旅经济正在向互联网+模式转型,振兴乡村经济也必须依靠互联网技术的助推。西南石油大学的师生利用自己的专业所长,为桃花沟设计了一副漂亮的线上版图,他们也期待有更加深度的合作,合力将桃花沟打造成为成都城北新“桃花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高校学子,就应该主动走进农村,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使同学们学有所长,所有所用。今年我们也将这个实践项目列为了‘青年红色逐梦之旅’专项活动。”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副书记赵正文说。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作者:倪秀
编辑:苏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