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星岛日报》报道,中国学生蜂拥而来入读美国学府,骤眼看来这股浪潮似乎对双方都有利。不过一些中国留学生发现,他们仍然与美国同学隔绝或是自成一圈;一些人难以融入班级或跟上课程进度。那么在异国他乡的海外学子应该如何融入当地社交圈呢?
交流时会遇到什么困境?
“在融入当地的社交圈时我遇到过很多问题。首先是语言问题。由于我发音不标准,所以经常会闹笑话。个别国家的人对中国人态度不是很友好,这也给我的社交带来了一定的麻烦。”目前就读于帝国理工学院的尚文龙严肃地说。
在英国理工学院读书的吕展也面临着相同的困境。2015年10月,吕展远离故土出国深造。当被问到初到国外遇到的交友困境时,吕展毫不犹豫地说“语言是一大难题。初到国外还没来得及适应国外的语言环境,一开口讲英语会紧张。这严重影响融入当地社交圈。”
留学期间是否会存在交友的困境,不同的海外学子有不同的回答。但是当问及融入当地朋友圈是否存在困境时,接受采访的海外学子一致认为语言问题是一大难题。
为什么会陷入社交困境?
“每天忙于自己的科研,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才能达到导师以及自己期望的学术水平。作为帝国理工学联研究生会主席,我还需要策划主持一些偏学术科技创业方面的活动,我的生活基本被学术和各种活动所填满。”当问及尚文龙为什么会陷入社交困境时,帝国理工的博士生尚文龙沉思了一会给出了答复。
吕展也给出了相似的回答。“每天忙自己的科研,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奋斗。我真的很忙,忙到没有时间去想融入当地社交圈。” 除了时间上的问题,中国人与外国人在性格特征等诸多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 “我觉得,在国外交朋友更加简单纯粹一些。而且,国外朋友经历各异,视野都很宽广,非常幽默。国内的朋友比较偏严肃些吧。”尚文龙半开玩笑地说。
“相对国内的朋友,国外的朋友会比较幽默,也会更直接地表达他们的想法。”吕展坦言。
语言障碍、娱乐方式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这些都可能会成为海外学子与他人交流的“拦路虎”。
如何融入当地社交圈?
“在国外我也交到了两三个可以算得上‘知心’的外国好友。我是通过日常生活和一些活动认识结交外国好友的。比如我和办公室里的希腊人共同遇到过相似的困难,我们就经常互相抱怨、互相鼓励、互相开玩笑,也经常一起去喝酒,慢慢就变成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了。再比如我参加一些活动,会遇到一些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我们互相邀请作客、经常聊天,也逐渐成为了朋友。”尚文龙一边回忆一边说。
“我认为留学生切忌和国人扎堆,要主动地和英国人以及其他国家的人交流,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多参加他们的活动。融入当地的朋友圈有很多好处,可以提高语言水平,学习英国人思考办事的方式,从而丰富自己的见解和经历。”尚文龙说。
在融入当地社交圈时,要遵守对方社会的行为准则,尊重并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生活和思维习惯,最重要的是,要熟练地掌握一门语言。可能的话,多了解一些当地历史和文化,则有助于自己融入当地社交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杨烊 实习生:胡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