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关注:京津冀“结亲”,教育咋牵手?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柯进 刘博智 编辑:赵奕湖 2016-03-14 14:14:53
时刻新闻
—分享—
  “学校定在2018年开学,我觉得晚了点。如果可以,能不能再早点招生?”河北省永清县县长张兵,日前在北大附属廊坊益田实验学校项目签约仪式上说。随着北京市一些产业向河北等地转移,高端产业需要高端人群。高端人群必然需要高端配套,相关的教育、医疗必须跟上。
  
  自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来,围绕京津冀教育如何牵手协同发展,三地各有各的说法。
  
  今年全国两会上,京津冀三地代表“隔空牵手”的热情始终不减。“京津冀地区,尤其是北京和天津科教资源密集,优势国内独一无二。可以说,三地科教资源协同创新有基础、更有空间。”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说。
  
  三地科教资源要紧密围绕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和需求,打破以往“各做各的事”的局面,积极探索新的体制机制,突破行政壁垒,真正把科教资源动员起来、集中起来,通过科教资源的协同创新,还可以更加有效地带动其他领域和行业的协同发展。
  
  但是,三地教育发展中现存的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全国人大代表、精英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翟志海说,一年来,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等创新共同体获准成立,协同创新中心吸纳京津两地高校18所、科研院所26个,河北省中职与京津两地签订协同发展协议133项。但北京在资金、人才、设施等优质要素上对河北的虹吸效应远大于溢出效应,河北教育发展水平与北京的差距仍在拉大。
  
  据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在2015年7月一次研讨会上披露的数据,2012年每十万人口中各级学校在校生数显示,北京形成高教资源的高地,天津紧跟,河北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到京津一半;在中小学阶段,与高校拥有来自各地生源不同,即使加上外来流动人口就学,北京仍处于学龄人口低谷,天津类似,河北与全国平均水平大体相当。河北初中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比例(特别是城镇学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百分之十几,而京津这一指标已降至千分位以下。
  
  不仅如此。2012年京津冀三地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北京是河北的两倍多。再以普通高校为例,每百名学生拥有的教师数量,北京达到10人,天津6.3,最小值的秦皇岛仅四点几。
  
  翟志海建议,加大对河北高等教育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并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向河北倾斜,积极引导京冀高校合作办学、统筹优化学科专业建设、提高区域优质高教资源的共享水平,缩小京冀高等教育水平的差距。同时,发挥民办教育在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建议在征地、税费、资金、教师待遇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使民办教育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中发挥更大作用。
  
  “京津冀一体化是国家战略,不仅在经济、交通等方面要一体化,教育方面的一体化和协同发展更是迫在眉睫,不能等待。”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室主任吴正宪说。
  
  吴正宪分析认为,从研究状况来看,“京津冀教育合作”不是新命题,多年来一直就有学者讨论,但实践中这一议题一直处于“外部呼声很高、内部动力不足”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与三地经济社会与教育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缺乏体制机制保障有关。新形势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虽称为“发展”,但归根结底是一种深层次的体制“改革”。与此相适应,新时期的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与以往的“京津冀教育交流与合作”“京津冀教育协调发展”等有着显著区别。
  
  谈到具体建议,吴正宪提出,要建立京津对口支援河北基础教育发展的有效模式。积极借鉴对口援助和各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的经验,通过名校办分校、优质课程资源共同开发、联合教研、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一体化等方式,加快提高河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同时还应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京津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将服务范围覆盖到河北省;统筹推进京津冀地区的中高考制度改革,开展地方高校招生协作,增加京津地方高校面向河北省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计划,扩大本科招生规模。
  
  九三学社中央则从“税收”这一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产业迁移、创新驱动及人才吸引等问题均会涉及的关键性问题出发,建议发挥税收在鼓励创新创业上的功能优势,制定专门的政策,在三地对于符合创新驱动定位的地区,进一步为中小企业减税、减负,为创新创业人才抵税、减税、减负,激发区域创新创业的潜能与活力。(记者柯进刘博智)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柯进 刘博智

编辑:赵奕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