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事业编制,由高校决定自身编制,决定各级各类人员的数量和结构比例,是高校真正走上自主办学的第一步。
■别敦荣
据报载,日前北京市下发《关于创新事业单位管理加快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提出对现有高等学校、公立医院等,逐步创造条件,保留其事业单位性质,探索不再纳入编制管理。对现有编内人员进行实名统计,随自然减员逐步收回编制。与此同时,创新公益服务提供方式,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调动社会力量、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可以想象,这些改革必将对公立高校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喜是忧,尚难预计。
我国公立高校是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干部、教师和职工按照政府下达的事业单位编制进行管理。好处是教职工的工作稳定、工资福利有保障,由政府和高校埋单;不足是高校人事管理与组织变革刚性有余,灵活性不足。高校进人必须有编制,并经过政府核准,政府不下达编制,高校所需要的人进不来;即便进来了,同工不同酬,待遇差别大,难以留住人才。所以,编制既是个好东西又是个坏东西,高校既爱又恨,且奈何不得。近些年社会用工在高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因为编制管理仍是政府调控高校的主要手段,社会用工对高校人事与组织工作所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编制是公立高校的命脉,高校有多少编制就有多少铁饭碗,工作的稳定加收入的保障使铁饭碗为人们所喜爱。不仅如此,铁饭碗还具有很多附加价值,比如,公立高校教职工往往比民办高校教职工拥有更多福利和优惠待遇,包括个人职业发展机会等。所以,民办高校不仅高层次人才难以引进,自己所培养的高水平人才也难以留住,他们的主要去处就是公立高校,而吸引他们的又主要是公立高校的事业编制。所以,编制是个好东西,高校喜欢,教职工喜欢。由于前一个时期的扩招,高校普遍存在编制紧张的问题。个别高校在申请增加编制行不通的情况下,铤而走险,大量超编制进人,致使出现很多“黑户”人员。还有的高校在扩编无望的情况下,只好增加在编人员工作量,导致教师负担过重,教师职业发展受限,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堪忧。
改革高校编制管理,破除铁饭碗,扩大高校人事与组织工作自主权,有助于完善高等教育治理结构。一方面,可以使政府部门不再是高校的“老佛爷”,掌控高校命脉;另一方面,可以使高校增强用人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保障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需要。需要多少教职工,高校自己最清楚。政府管理高校编制,只能是简单化的管控。改革事业编制,由高校决定自身编制,决定各级各类人员的数量和结构比例,是高校真正走上自主办学的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政府放松编制管控,可能倒逼高校创新办学模式。公立高校正在酝酿和试点综合改革,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所进行的各种改革,最后大多在刚性的人事制度面前止步不前。获得了编制就等于捧上了铁饭碗,高校对教职工的铁饭碗基本上是无能为力的。所以,事业编制下的人事管理制度是制约高校各方面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最后一公里”。政府改革编制管理,可能使高校不得不直接面对事业需求与人才供给的矛盾,并在破解这日益尖锐的矛盾的过程中,创新办学模式,提高自主办学能力。
高校事业编制只减不增,并不是说高校用人规模只减不增,而是要落实高校的人事与组织工作自主权,将定编权、用人权完整地归还给高校,由高校去决定需要用多少人、用什么样的人、如何将所需要的人引进来,并发挥其在办学中应有的作用。政府放松编制管控,不是要降低教职工福利待遇,而且也不能降低。高校获得完整的人事自主权后,应当根据需要和市场情况,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增强教职工待遇的社会竞争力。
还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在收回编制的同时,将创新公益服务提供方式,加大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并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的作用。高校要适应这种变化,不断提高适应性和竞争力,以更优质的公益服务回馈社会,争取更多的办学资源,改善办学的软硬件条件,提高办学能力和办学质量。
(作者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苏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