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学校已是新建面积达到148000平方米的完全现代化的校园
从“皇家贵族”如何一步步成为有特色的普通中学 军队子女学校60年变迁
近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教育部等多部门印发《关于军队子女学校和幼儿园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军队子女学校原则上移交地方人民政府举办或撤销停办。在中国存在了半个多世纪的军队子女学校从此将退出历史舞台。
北京,曾是军队子女学校最集中的地方,从公主坟一路向西,空军司令部、海军司令部、通信兵司令部、总后勤部、总参谋部……一直到西山脚下的北京军区大院,为这些部队子弟建起的学校有培英、育英、群英、育红、友谊、育翔、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
经过半个世纪的变迁,如今北京所有的军队子女学校都已经归属地方政府,它们曾有辉煌的历史,但也经历过风光不再的沉寂,之后寻找各自新的出发点。记者走进曾被称为“全军子弟学校一面旗帜”的北京十一学校,探访它的前世今生。
30架战斗机的钱
建一座子弟学校
今天的十一学校,是一片令人惊叹的现代化建筑,最初的苏式营房式校舍已经完全消失,只有校园内“将帅语林碑墙”上109位将军的题词,显示出抹不去的军办背景。校内唯一保留的一座建校时期的老建筑“八角楼”目前是校史馆,记录着60多年前的一段往事。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大批开赴朝鲜出国作战,这些干部的子女,还有很多革命烈士的子女都留在了北京,如何解决他们的上学问题?罗荣桓将军亲自过问此事,希望在北京市选一适当地点,创建一所寄宿制干部子弟小学。这个报告送到了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手中,周总理当即表示:“我双手赞成,完全支持。”
最初,筹建处拟定的校名为 “军委子弟学校”,后来为纪念新中国的诞生,改名为“新北京十一小学”,第一任校长为罗荣桓的夫人林月琴,这正是十一学校的前身。
1952年,学校建成,建校资金460亿元,主要由军委拨款,并由东北、中南等大军区支援。
“当时460亿元是什么概念呢?可以买30架战斗机。”在十一学校工作了30多年的原校长李金初表示,20世纪50年代是十一学校的“皇家时代”,硬件软件在全北京的学校中都是首屈一指。“学校占地286亩,在北京是很大的学校,1955年,教职工编制是300人,还有一个警卫排,学生只有500名。174名家长首批被授予元帅与将军的军衔。当年的学生后来成为人民解放军的将军的有40多人。”
校园一流甚至还有动物园
当年在北京普通老百姓的眼中,这所军委子弟学校确实带着神秘而优越的光环。1957年入学的李小力回忆他们有一次在校外体检时发生的一件小事,“医生们听说我们是十一学校的,非常惊讶,好像我们就是首长。那一次也算领略了一下社会上对‘十一’的印象。”
班里的烈士子女让李小力印象深刻,“郑冀华的妈妈是烈士,安葬在八宝山公墓。每年清明,学校都给烈士子女准备好一盆鲜花,扫墓时,他就把这盆花静静地放在妈妈墓前。”
优美、大气的校园是十一学校的孩子们最引以为豪的,宿舍—餐厅—教室被几百米的长廊连为一体,有配套齐全的宿舍、食堂、教室、运动场、绿草地、洗衣房、卫生科,甚至还有动物园。李小力感叹,校园的建筑面积,别说在小学、中学里,就是跟现在的大学比,也够得上是一流的。
学校的伙食更是令人艳羡,“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连主席都‘三年肉不尝’,可是,我们的餐桌上,却能经常吃到内蒙古的黄羊、东北的大豆,还有海带等。当时全国都在节衣缩食,老一辈革命家的良苦用心让我们至今都深感内疚……”
在这所军办学校里,分列式和阅兵式的正步走是每个学生必受的正规化训练。“那些军人出身的老师们,一身正气,落落大方,给同学们做出最好的楷模。‘十一’当时是全军子弟学校的一面旗帜。”
1964年首次开门迎普通北京孩子
1964年,是军队子弟学校命运的拐点,拐点来自《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中苏分歧后,面对苏联的形势变化,党中央为了防止修正主义,要培养更好的无产阶级事业接班人,于是提出了接班人的五个条件。”五个条件包括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团结大多数人等。李金初校长回忆,那是一场席卷全国的大潮,军队和中央各部委的子弟学校纷纷“摘帽”,转归地方。“据说,这么做是为了防止接班人特殊化,脱离群众。”就这样,十一学校成为海淀区的一所普通中学,普通北京孩子第一次踏进这所曾被视为“贵族”的校园。
十年浩劫之后的十一学校非常惨淡。“学校处于一个极端的困难时期,一个平庸的状态,连区重点也不是,师资力量极为薄弱。”原校长李金初回忆。来这里上学的孩子仍然以军队子弟居多。
1984年入学的张琳琳因为第一志愿师院附中没考上,才被分到十一学校,还有点不情愿。“我妈妈是301医院的军医,学校离301大院很近,来了以后发现,基本都是大院来的孩子,复兴路一带的总后、工程兵、铁道兵、军事科学院,还有航天部、高能所……”大院子弟和普通北京孩子之间依然有条看不见的壁垒。
十一学校的管理严格是出名的,从门口整齐摆放的自行车就可见一斑。1989年,时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的顾明远应校长李金初之约,第一次来到十一学校,看到“全校师生1000多辆自行车,28放一排,26放一排,车头都侧向一边,像整齐列队的士兵。”他当时就觉得这个学校的管理水平很高,让他吃惊的是学校教师的业务和学历水平却达不到中学要求。
李金初正是向自己母校的领导顾明远“求援”,此后的两年,北师大一共39名大学毕业生分到了十一中学,最终李金初为十一学校打造了“18位特级教师,28位博士生教师,103位硕士教师”的梦之队,这恐怕在全国都是非常罕见的高学历结构。加强师资只是李金初实现“平生只办一所好学校”的第一步,此后20年十一学校走上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改革之路。
校长成“甩手掌柜”打造独特名校
今天的十一学校,没有了“贵族”的光环,却仍然是北京最为独特的一所中学。
当美国大使、法国大使到十一学校访问,现任校长李希贵的任务只是坐在台下鼓几下掌。从接待、翻译、主持到回访都是学生自行组织。学生“接管”了校园,大部分时候校长的权力被“架空”了,这位“甩手掌柜”校长被学生们称为“贵爷”。
这种独特的起点是1992年,当时的校长李金初下了一个决心:“我豁出去了,干几年,如果行,可以闯一条路,因为中国的教育需要这一条路。如果不行,可以立一块红牌:此路不通!”
这条路就是“国有民办制”的办学体制改革之路。他总结出“自主筹集日常办学经费、自主招生、自主用人、自主工资分配、自主教育教学实验改革”的“五自主”,一种在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新型办学体制在十一学校诞生了。2007年卸任的时候,十一学校早已经是北京重点示范校,名副其实的京城名校。
比改建校园更困难的是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两任校长把十一学校变得如此与众不同:老师的讲桌、讲台没了,老师的传统办公室没了,多年的行政班没了,传统的运动会没了。这里实行大学式管理,学生走班选课,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课表,校务会上经常出现学生的身影……每一项改革,在业界引起的都是一片惊叹。军队子女学校的华丽蜕变,十一学校用60余年讲述了这样的故事。(本报记者 张鹏)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张鹏
编辑: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