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校发布高招保送生政策 “宁缺毋滥”为首要原则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邓晖 编辑:周丹 2015-01-05 09:40:49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去年12月,教育部出台高考改革配套文件《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规定,高考加分项目大幅“瘦身”,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奥赛省级获奖学生等保送资格,保送生制度改革在高招环节中有了具体体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相继出台保送生招生简章。清华大学的语言类保送生招生简章明确其招收对象为“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具有保送生资格的全国16所外国语中学优秀应届高中毕业生”,其中并不包含湖南的高中。
  
  早前报道
  
  高考改革:拼文拼理更拼素质 千变万变努力不变
  
  相关阅读:
  
  2015年中国进入高考改革元年 学生选择权大大增加
  
  报考资讯:清华北大人大外语保送生均考语数外
  
  北京大学2015年外语类专业保送生招生简章
  
  北京电影学院公布2015年招生简章 今年减招39人

  新年伊始,高校招生大战鸣金开锣。

  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校元旦期间陆续发布2015年高招语言类、体育类、艺术类等保送生政策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多校1月4日也在其招生网站发布保送生招生简章。记者在梳理多校政策后发现,相较往年,今年保送生政策显现三大特点:一是发布晚,报名时间紧张,但招生录取程序更加严格规范;二是规模大幅缩小、考试科目增加,准入门槛提高;三是可报考专业再度缩窄。

  这也是继去年大幅“瘦身”,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奥赛省级获奖学生等保送资格以来,保送生制度改革在考试招生环节的具体体现。其中释放出的强烈信号是:今后,保送不再是一条高招“捷径”。

  怎么考?

  增加笔试科目、重视综合素质

  随着奥赛省级获奖生等绝大多数五大学科竞赛学生失去保送资格,原本小众的语言类成为高校保送生的重要类别。与往年从不公布招生人数相比,北大、人大两校今年首度公开语言类招生名额,分别为48名和22名。清华未公布招生计划数,但限定语言类保送生只能选择英语(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英语和日语三个专业,而去年该类考生还可选择该校经济与金融、法学、新闻学等非语言类专业。北京大学在限定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8个小语种专业后,强调该类考生“入学后不能转系转专业”。

  保送生怎么考,历来备受关注。今年,增加笔试科目、重视综合素质成为大势所趋。笔试科目上,多校明确规定要考语、数、外三门。以清华大学为例,该校去年保送生笔试科目仅为一门“阅读与表达”,今年增至上述三门,同时还要进行综合面试和综合评价。北大表示,笔试成绩70%的学生方可进入面试,面试内容为英语朗读、理解、表达,综合素质考察及外语发音等。人大则给出考生成绩计算公式,其中语、数、外三科各150分,外语综合能力面试300分,强调“文化课无须特殊复习,外语综合能力面试也无指定范围,旨在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北大、人大、复旦等多所高校语言类保送生选拔测试时间“撞车”,均计划在1月17日、18日安排部分测试。人大保送生简章更强调“获得该校保送生预录资格且已承诺只报考该校的考生,将不允许再报考其他高校保送生招生考试,否则将取消保送资格”。这意味着考生必须在多所名校提前做好选择。

  怎么招?

  “宁缺毋滥”为首要原则

  近年来,保送生制度因频频爆出的资格造假丑闻而备受争议。记者注意到,为确保选才的公平性,“宁缺毋滥”几乎成为已公布保送生政策的高校都在强调的招生原则。如复旦规定“保送生招生人数不超过100名,宁缺毋滥”,同济规定“具体招生人数根据生源实际情况进行微调,择优录取,宁缺毋滥”。人大更是将对保送生的监督延伸到入校后,宣布对所有新生进行资格复查,如发现弄虚作假,将取消考生录取资格及所在中学三年内的保送生推荐资格。

  对于历来被视作保送生“腐败温床”的体育类、艺术类考试,各校也通过严格选拔程序等措施防止考生弄虚作假。如北大宣布将对初审合格的高水平运动员考生进行体育专项测试,并以抽检形式对部分成绩优秀的考生进行兴奋剂检测,该校纪检监察部门也将参与其中。清华规定,体育类保送生所有项目全程录像,田径专项还将抽查兴奋剂。(记者 邓晖)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邓晖

编辑:周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