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赤脚教授”立起新乡贤标杆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赵强 编辑:见习编辑:周丹 2014-10-11 09:38:29
时刻新闻
—分享—

  株洲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村湖南科技大学夏昭炎教授夫妇回乡“种文化”,成为家乡新农村建设的热心人、新观念的倡导者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10月9日央视“朝闻天下”和“新闻联播”接连对夏昭炎夫妇夫唱妇随,带领村民建谭家垅村高桥文化活动中心,开办老年学校和少儿假期学校等先进事迹进行了深入报道。

  夏教授是我母校的老师,我也曾有幸与夏老师一起赤脚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感受大地的亲切与踏实。因为经常“赤脚”,夏老师被乡人友善地称为“赤脚教授”。老师说,“赤脚接地气,我如今不是教授,而是‘受教’了,我不要做‘精神贵族’。”夏老师的话,像脚下的土地一样谦抑、敦厚、朴实。但越是平实的语言,越是显露出老师对故土的热爱、依恋;“不做精神贵族”,更无意中道出夏老师的人生志趣:有着超脱世俗名利的健康心态,但又不失关心人间疾苦的入世情怀。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在其名著《乡土中国》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断言,至今当仍有效。乡土情结,即便是现代城市的年轻人,也植根于心中的某个角落——就像,“农夫、山泉,有点田”,一度成为小资白领们的理想生活;而节假日,城里人蜂拥出城,去乡村偷得半日闲,也是时髦的生活常态。但是这些现代人的生活情趣,因为少了夏老师那份真挚的热爱、放松的心态以及热诚的情怀,就只能停留在“乡闲”,而永远无法抵达“乡贤”的境界。

  夏老师,不是乡闲,而是实至名归的乡贤。他不做“精神贵族”,已表明自己既不是传统隐居文化里的陶渊明,不问世事;也不是躲进象牙塔里的现当代知识分子,只求独善其身。夏老师,因着爱、因着真、因为赤子一般的赤诚,像赤脚医生一般赤着脚,也像赤脚医生一般以文化为医药,治着乡村的各种现代“病”。

  毋庸讳言,现代乡村早已告别田园牧歌,而被现代化的各种力量与欲求割裂得七零八落。举目望去,乡村是老弱妇孺的世界,年轻人离去的乡村不再完整——留守儿童、空巢家庭,这个当代中国独特的乡村场景,同样摆在回到故乡的夏教授夫妇面前。

  乡村的萧索,不再单单是物质的匮乏,更令人忧心的是精神文化生活的凋敝——以至打牌赌博成为乡间长盛不衰的民间娱乐。对此,夏老师不止于痛心,在妻子的支持下,更以贤者的文化自觉主动担负起了一份责任。乡村吹来文化的新风,夏老师说,这不是自己带来的,而是相互生成的。这不完全是谦辞,因为文化就具有这样内在的新生力量。但是没有夏老师这样“种文化”的乡贤,文化的种子就不会重焕生机。

  夏老师回归乡里已近十年,今年已经八十岁,但声音依旧洪亮、身板仍然挺直,越活越年轻,这应是本当有的文化回馈;而乡贤是中国乡土的中坚力量,有乡贤,文化才会有承继,道德才会有支撑——如果有更多夏老师这样的乡贤,乡土中国也会有同样的活力。“见贤思齐 ,崇德向善”,每个人都应当在夏老师夫妇的感召下,继承传统,开辟新风,为一份记得住的乡愁而有所贡献。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赵强

编辑:见习编辑:周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