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泓霈
这几天,各地的学校都陆续开学了,这个“开学第一课”应该讲解什么内容呢?笔者认为,除了讲解禁止乱收费,进一步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等,还应该多讲讲下列内容。
上上财商课。寒假,也是孩子们的“丰收季节”,在压岁钱越给越多的今天,孩子们得到的压岁钱也直线上升。据报道,有些地方,孩子的压岁钱已达到了四位数。但是,长期以来,对于如何花这笔钱,如何储蓄等,课堂很少谈到这一点,班会涉及的也不多。孩子们缺乏应有的财商意识,更不懂得应该让钱发挥更大的公共效应、节约效应,以及赚钱效应。因此,开学第一课,应该讲讲如何支配压岁钱,比如,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将压岁钱搞一次公共捐献,给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献一次爱心,通过自己微不足道的努力改善贫困孩子的环境,让自己过得更快乐。还可以将压岁钱进行金融投资,将压岁钱给那些具备商业意识的亲戚,让金钱得到再生和循环,提高孩子们的经济投入和产出意识,提高“经济头脑”。
上上爱心和奉献课。开学了,一切从头开始,也许校园内外的环境卫生还没有来得及认真清扫。还有,居住在农村的孩子因为路途遥远,可能还没有赶到学校。老师不妨多讲讲爱心和帮助,让更多同学参与到这种公共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劳动,给学校秩序和需要帮助的同学送去温暖和帮助,为公共效应释放出更多的温暖效应。不要小看这些帮助,虽然微小,别人却很感动,做好事的同学也能得到身心愉快和心理快乐。心理学早已告诉我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一定的道理。更多同学多一些爱心行动,多参与公共事务,成为“爱心志愿者”,自我发展就能更加和谐、顺畅。
上上自我规划和生存能力课。开学了,不少孩子的学习用具、学习用品、辅导材料等的购买工作,多是家长在“一肩挑”,东跑西跑,相互咨询,非常忙碌,孩子则显得很淡然,仿佛那不是自己的事情。这是教育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家长多是“无限公司总经理”,包办的太多了,以至于孩子的生存能力、生活能力和劳动者意识都降低很多。中国孩子在和韩国、日本孩子的生存能力较量中,屡屡落伍,就是明证。所以,老师还应该将开学准备工作,当作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的良好机会,让孩子们自己准备自己的事情,需要什么学具,在什么地方购买,让孩子们去联系、奔跑。孩子们肯定能干好。教育部刚刚公布的《生活和德育大纲》已经明确将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纳入其中,学校和老师有责任和义务,敦促孩子提高生存能力和规划意识,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会生活、爱学习、喜创造的优秀人才。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雷泓霈
编辑:苏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