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申遗成功也不必将珠算召回课堂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赵强 编辑:苏小莉 2013-12-06 09:19:20
时刻新闻
—分享—

  12月4日,中国的珠算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悉,直到上世纪90年代,珠算还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的一项内容,但在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珠算被取消。现在,随着珠算正式“入遗”,将珠算重新引入课堂的呼声也再次响起。

  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十周年,中国珠算自2009年起两次冲关申遗,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里终获成功,并成为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令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无疑是颇具纪念意义的喜事。正如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副会长苏金秀所言,珠算成功申遗,将有助于让更多的人认识珠算,了解珠算,增强民族自豪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弘扬与保护珠算文化的行列中来。但是,申遗成功并不能构成珠算教育重回课堂的充分理由。

  虽然说珠算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历经了1800多年历史,并在较近一段时间仍发挥着其实际功用,即便不被列入“非遗”名单,也足以让我们为此自豪。可是,现代科技发展速度已非日新月异可以形容。计算机世界里无人不知的“摩尔定律”这样告诉人们: 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现代科技以爆炸速度刷新着历史,珠算作为计算工具的实用功能退出历史舞台终将是必然。

  而被技术进步驱赶出实际生活,这件事本身并无可惜,甚至该为之欣慰,但中国珠算在数千年的实用与流传过程中,到今天留下的并非仅仅是一副由框、梁、档、珠、定位点构成的计算器具,还有一整套过去、今天以及未来还可能影响我们思维方式乃至文化心理的计算方法。“三下五除二”“二一添作五”“一退六二五”“三一三十一”……这些由珠算口诀演变而来的成语,说明珠算在时光流转中,早已由具象的实用工具潜移默化着我们的文化,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一部分不会随着珠算的工具实体与实际运用而消失,进而才更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特征。“非遗”保留与保护的,更是无形有神的文化内涵。

  因此,如果生硬地要求珠算回归课堂甚至进入考核与考试序列(一度财会专业的学校要求学生必须达到珠算规定等级才能毕业),不仅是会增加学生不必要课业负担的画蛇添足,对形式上的过于强调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与价值旨归上的买椟还珠。

  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在1-3年级对于数的认识中增加了“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的要求,有人认为这或许是珠算重回小学课堂的一个信号。但这更可能是种误读,从该要求上看,教育部门侧重于加强小学生对珠算功能的历史价值认知的意图更多于将之当作实用计算工具。将珠算作为一种可以选择的教具,或者干脆当作益智玩具,也并无不可,可如果将珠算作为一种实用的技能教育,说不上是开历史倒车,也算是舍本逐末。

  而今天,更需要继承与发扬光大的,不是珠算技术或者打珠算的速度与技巧,而是从珠算上体现出的发明与创造精神。否则,珠算打得再快再准,都是还在吃老祖宗的饭,没有更多值得光荣和骄傲的。只有新的发明创造,才能无愧祖先,珠算申遗成功才真正值了。

  ■本报评论员 赵强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赵强

编辑:苏小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