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7月4日讯(记者 周辉霞 实习生 颜瑾)从升学制度设计上讲,中考是学生成长路上的第一场选拔性考试。昨日,4万家长和学生手持成绩单,在“走进身边的好学校”暨“2013年长沙市中考招生咨询会”的近60个学校展台前反复咨询、比较,力图找到一所心目中的好学校。
34所普通高中、十余所职业高中沿着贺龙体育馆四楼内场一字排开,培训学校高举招牌,宣传声势更是猛烈。数据显示,今年长沙城区初中毕业生29455人(不含外地回长学生),与去年相比增加2300多人。而城区普高下达计划的学位在1.5万左右。这意味着,招生计划不变的情况下,大约是50%的初中毕业生能升入高中。
显然,老百姓眼中的优质教育资源最受追捧,四大名校今年高中新生的招生计划总盘子在3600人左右,如果按比例折算,长沙城区初中毕业生挤上四大名校的独木桥的几率是12%左右。雅礼中学﹑长沙市一中、长郡集团等名校咨询台前,“预录线6A”的字样很是显眼。虽然要求很高,但展位前依然挤满咨询的家长。
民间说法有“6A考生吃‘点菜’”,长沙市2067名6A考生无疑不能让四大名校的3600个招生计划饱和,划出的5A1B择校线让部分考生在“鸡头凤尾”的择校指导思想下犹豫的同时,也让其他的优质生源成为众多学校想揽入怀中的对象。周南中学﹑明德中学﹑长沙市实验中学等学校展位前,录取要求为4A2B,招生老师很直接地告诉家长,只要填写学校的招生表格,并且第一志愿填报此校,能保证计划内录取,部分学校更是直接将“预录通知书”摆在桌面来稳住优秀学生。而家长们基本上觉得契合自己的心愿之后,也乐得吃下这颗“定心丸”。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周辉霞
编辑:苏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