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里开起了“DIY发酵食品品鉴会”,家长和老师当评委。
学生在介绍食品制作过程。
红网时刻12月11日讯(记者 周丹 通讯员 谢双悦)喷香的面包、浓稠的酸奶、酸辣的泡菜、热气腾腾的包子、果香四溢的红葡萄酒……长沙市岳麓区博才培圣学校的食堂里人头攒动,有丰富的自制食物和缭乱的食品海报,12月10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DIY发酵食品品鉴会”正在举行,由学生当厨师,家长和老师当评委。
八年级的200多名学生把事先发酵好的食品摆在展台,有酸奶、泡菜、葡萄酒、面包、包子等等。除了对发酵食品的口味和创意进行评价,这次的品鉴会还增加了徽标设计、产品宣传方面的评价,家长和老师们认真欣赏、品尝,为好吃的食物和好看的海报放上点“赞”贴纸,哪个小组收货的“赞”最多,哪一组就是发酵美食大王。
这场“DIY发酵食品品鉴会”发源于一堂初中生物课。八年级的学生们正学习到第四章“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内容,究竟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增强动手能力、提升实践水平呢?任课教师方田根设计了此项活动。
在准备食物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找到适合制作的食材和方法,在实践中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不同的方案、对比、分析结果,最终在成功完成发酵食品的同时得出科学结论,“我选择的是葡萄酒酿制,在网上找的酿制方法,开始几次做出来的酒特别苦涩,”1603班学生伍玺烨说,“去请教老师后,我明白了可能是酵母菌在发酵时没有与葡萄糖完全溶解,再调整了配方,最终的成品还不错。”
该校生物老师方田根介绍:“如何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培育,是我们一直研究和探索的课题,DIY发酵食品品鉴会、我为全家做正餐等数十项活动,都是在教材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起来的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举措和方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部分,能够让学生为未来生活更好地做准备。”
来源:红网
作者:周丹 谢双悦
编辑:彭佩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