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祁怀好:永怀赤子之心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陈文静 吴秀娟 编辑:苏小莉 2017-01-06 09:58:08
时刻新闻
—分享—

  五年了!2012年,祁怀好从湖南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到吐鲁番市教育局,一干就是五年,成为了湖南教育援疆时间最长的一位援疆干部。

  在这五年中,祁怀好很欣慰:因为吐鲁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成功升格为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市实验中学跻身新疆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实现了吐鲁番教育“零的突破”;几百名教师通过湖南“歆语工程”等系列培训成为了吐鲁番双语骨干教师。利用湖南省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办援疆班,办好周南班,一批批新疆学子求学湖南,满载而归……

  很多时候,祁怀好却很歉疚:远在新疆,他很少和女儿交流,从参加中考到现在的高三备考,都没有太多时间关心;年迈的母亲因病住院,只能通过电话安慰;家里遇到了棘手的事情,不能处理,只能拜托朋友帮忙……

走访慰问“访惠聚”驻村干部,与少数民族群众在一起

  但祁怀好并不后悔,因为在他心中一直有一个信念——永怀赤子之心,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新疆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作为一名教育援疆者对新疆教育事业的庄严承诺。

  从异乡人到“新疆通”

  刚从湖南回新疆的飞机上下来,祁怀好的耳边还时常回荡着飞机起落时的轰鸣声。他不时用手拍一拍耳朵,总是很大声地跟人说话。

  从湖湘大地到西北边陲,吐鲁番与长沙有近两个小时的时差。说是晚上8点,其实这里还只是傍晚,太阳刚刚下山,下了班的人们才踏上回家的路。

  类似这样时空的转换,对祁怀好来说已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从援疆那天开始,他经常辗转于新疆和湖南两地,一头是沉甸甸的责任,一头是暖暖的亲情。

  那时,他的前任陈书国在留疆工作后调任,祁怀好放弃了原本稳定的生活环境和驾轻就熟的工作氛围,义无反顾地接过接力棒,成为全省教育系统援疆时间最长的一位援疆干部。

  其实,祁怀好一直与民族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除了自身是少数民族干部的身份外,从张家界市教育局到湖南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再到现如今的吐鲁番市教育局,他将这种巧合视为一种缘分。

  初到这片陌生的土地,祁怀好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跑”,跑遍全市每一所乡镇学校,跑遍所有教育援建项目工地。“跑”多了,渐渐习惯了新疆的风俗习惯。祁怀好说,虽然早就对新疆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生活有所耳闻,也做好了入乡随俗的准备,可当一杯杯高浓度的酒摆在了桌上,还是让他很为难。

  “来,这杯是‘入伙酒’,干了这杯,你就是我们吐鲁番人了……”下乡调研时,时常会有热情的维吾尔族老乡为他斟上满满的一杯。若在以前,祁怀好必定会满口拒绝,可看着维吾尔族乡民们满心的热情,他会硬着头皮一饮而尽。尽管喝上一小杯就醉了,祁怀好却赢得了维吾尔族老乡们的赞誉,成了他们眼中的“自家人”。

  时间久了,祁怀好对吐鲁番的风俗民情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新疆是个载歌载舞的地方,虽然不擅歌舞,他照样会学着扭扭脖子、摆摆手,略显生涩的动作经常引得大家笑出声来……在祁怀好的眼中,只有真正地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工作起来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敢啃“硬骨头”的教育局长

  吐鲁番的夜来得要比长沙晚一些,凌晨一两点,才约莫有了夜色正浓的味道。这个时候,远在家乡的妻儿早已安睡,祁怀好却辗转难眠。来到吐鲁番以后,他有个特别的习惯,夜里躺在床上,总是翻来覆去无法入睡,反倒是客厅里的沙发成了他的“卧席”,很多教育援疆的思虑与谋划都是从这里诞生的。

  其实,从援疆的第一天起,祁怀好就怀揣“一定要为吐鲁番教育做点什么”的理想,这也是他报名援疆的初衷。只是,到了这里才发现,吐鲁番的教育发展总体水平比较落后,确实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与教育打了近30年交道的祁怀好深知,对民族偏远地区来说,学校硬件设施的配备固然重要,但师资力量的充实与提升才是重中之重。一组调研数据给他带来了不小的震撼——2013年,全地区汉语和双语教师结构性缺编严重,在实施双语教学的121所学校中,双语任课教师缺口达1400余人。

  怎么啃下这块“硬骨头”?祁怀好曾率队到全国知名高校“招兵买马”,可常常是围观者无数,真正留下的却少之又少。招聘会上的冷遇让他下定决心从根本上改变双语师资紧缺的短板。

  怎么办?祁怀好想到了自己的母校——吉首大学。趁着回乡探亲的机会,他回母校给校长们讲吐鲁番缺汉语教师的严重程度,讲民族教育的重要意义。母校被他的诚意打动,同意为吐鲁番培训汉语教师。就这样,吐鲁番先后选派了9批290名双语骨干教师赴吉首大学参加为期4个半月的脱产培训,为吐鲁番教师搭建了一个专业的双语培训平台。

  同时,在祁怀好的推动下,湖南把吐鲁番校长培训纳入湖南省民族地区校长挂职培训计划,每年选派5至10名校长到湖南省的优质学校进行跟班学习,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校长。

  “你们湖南人,敢啃硬骨头!”说起祁怀好,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的党委书记靳义川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吐鲁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升格而来,此前吐鲁番没办过大学,如何准备申报材料,大家心里都没有数,更没人愿意承担这份工作。

  这一次,祁怀好又“兜”了下来。他按照学校需求召集了一批援疆教师,组建攻坚小组。在祁怀好的带领下,攻坚小组开了十几个专家论证会,整理成30多万字的申报材料。2015年春节临近,刚回湖南与家人团聚不到几天,听闻自治区教育厅来校检查创建工作,他们又奔赴吐鲁番,一直忙到小年夜。现在,吐鲁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成功升格为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吐鲁番高等教育“零的突破”。

  援疆教师的“大家长”

  在援疆教师夏歌晨的眼中,祁怀好是教育组这支团队的“大家长”,管理着五十多个人,大到老师们的工作状态,小到生活中的头疼脑热,他常常事无巨细,行必躬亲,成为了援疆团队的“主心骨”。

  其实,这个“大家长”不好当:因为这个队长既不管他们的“帽子”,也不管他们的“票子”。但祁怀好用一颗诚挚的心将原本素不相识的他们凝聚在一起。

  “我们初来乍到,白天还好,忙着备课、上课,日子不经意间也就过去了;到了夜晚,生活的单调与凄清袭面而来,经常躺在床上数着天花板。”刚到一个月,援疆教师邹浩心情很郁闷。

  祁怀好比任何一个队员都驻扎得久,何尝不知道队员们的心情?为了让援疆教师安下心来,他挨个上门探访,闲话家常。在湖南援疆教师眼中,这个“大家长”就如同亲人一般,无关职位,无关年龄,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兄长。

  只是,这位“大家长”并非时时刻刻都是笑脸相迎,也有严厉的时候。一次深夜,两位老师因为琐事起了争执,险些要打起来。祁怀好第一次发火了:“多大的人了,就为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成这样?这不是丢援疆教师的脸么?”其实,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严厉的批评背后,是一番良苦的用心。两位老师当即致歉,这场争执也自此烟消云散。

  “在吐鲁番,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单单是我们自己,我们所代表的,是整个湖南的形象,容不得有丝毫的闪失。”其实,对祁怀好而言,亲和也好,严厉也罢,都是为了让这些援疆教师能够圆满完成任务。

  五年来,先后有3批援疆教师、两批援疆校长共112人来到吐鲁番。“陪伴与见证着每一个援疆教师的成长,这是我最引以为傲的成就。”说到这,祁怀好又露出了“大家长”式的微笑。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作者:陈文静 吴秀娟

编辑:苏小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