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市教育局长卢鸿鸣:教师节送礼不如送“理”

来源:红网 作者:谭忠欣 周丹 黄军山 编辑:苏小莉 2016-09-07 10:48:12
时刻新闻
—分享—

 

9月7日卢鸿鸣在长沙市第32个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上讲话

  时刻新闻记者 谭忠欣 周丹 通讯员 黄军山

  教师节快到了,有关教师节的话题又被炒得沸沸扬扬。一方面,家长心里苦恼,要不要给老师送礼,送什么礼;另一方面,教师群体普遍也感到被“妖魔化”,“宝宝心里苦,但是宝宝不说”。国人“尊师重教”的传统,在教师节前,演变成一道令家长和老师双方都感到十分焦虑的考题。

  “教师节”为何成了让家长纠结、让教师尴尬的“教师结”呢?如何打开“心结”,欢庆佳节?

  “关于教师节那点事”,长沙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卢鸿鸣接受了红网、“长沙教育”微信公众号的独家专访。

  作为一位34年教龄的老师、一位基层教育局长,卢鸿鸣表示,想借这样的机会,跟老师们、家长朋友们推心置腹地谈一谈,也为广大家长支招,教师节该如何向老师“表示”?

  不忘初衷,摒弃功利回归本源

  一张贺卡、一朵鲜花,不仅是份礼物,更是孩子的一种感恩。不过,受到前些年社会上“送礼问好、送礼办事”的不良社会风气影响,教师节表达祝福的形式也经历了一些变化,从上世纪80年代最朴素的尊师重情感,到一度因为过分重视礼物而悄悄变味,原本用来表达敬意的教师节礼品变了味,成为教师、家长的精神负担,对家长来说是送也不是,不送也不是;对老师来说是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最令老师们感到困扰的是,如今的“礼”承载了太多的功利目的:一些家长希望通过送礼,让老师能更多地关照自己的孩子。

  想让老师多照顾孩子给老师送礼的是一少部分家长,绝大部分家长是跟风,怕不送礼,孩子受委屈。实际上,给老师送礼,很多家长是身不由己。别人都送,自己不送,心里不踏实。存在“别人送了自己不送,孩子得不到老师的特别关照,会输在起跑线上”的攀比心理。

  还有一些家长因为对孩子缺少陪伴和关爱、跟老师缺乏沟通,希望通过教师节送礼来补偿。这样的教师节礼物并不是满足教师的需求,反而是满足了家长们的自我安慰心理。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送礼”成了教师节前后媒体关注的一个焦点。在媒体和社会舆论中,教师节俨然变成了教师的“收礼节”,进而变成对教师的“批判节”,年复一年,岁岁相似。老师过节的时候,心里都是“拔凉拔凉”的,甚至普遍有说不出来的委屈。

  客观地说,收“礼”的老师是少数,向学生家长索“礼”的更是极个别的,我们不应以偏概全、夸大其辞,让整个教师群体背负嫌疑。

  “我不否认有个别教师师德师风有问题,教师是个大群体,每一个社会群体都有‘害群之马’。我在学校呆了34年,可以肯定地说,绝大多数老师都是希望我们的教师节能够变得像过去一样单纯。”

  另外一方面,请客送礼不但是给教师出了难题,而且还会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利,甚至会让孩子有所依仗,不认真读书学习,更让家长得不偿失。

  不忘初心,不忘初衷。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同意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在卢鸿鸣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教师节是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那时候他在一个县里的城乡结合部中学教书。

  回忆起那些年的教师节,卢鸿鸣脸上仍然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每当教师节,学校门口总是最热闹的,也是一道浪漫的风景。铿锵的锣鼓响起来,热烈的口号喊起来。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不仅在节前大力表彰优秀教师,领导们还在当天深入学校慰问老师,社会各界也来到学校看望老师,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也从四面八方汇聚母校探望老师。

  走进教室,鲜花和祝福那是铺天盖地地涌来,感动得让老师们只记得连声说“谢谢”。学校也会送来一份礼品,有时候是热水瓶,有时候是毛巾毯,礼物虽轻,但意义重大,总觉得那一天,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卢鸿鸣很是怀念,那个年代的教师节,媒体也都是宣传、倡导尊师重教,宣传优秀教师典型,传递满满的正能量。每个老师都感到无上光荣,内心无比激动。

  卢鸿鸣说,从教师节设立的背景可以看出,设立教师节的初衷在于两点:一是提高教师地位,二是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两者分别对应的是教师的权利与尊严。

在六一活动现场,老师们和局长合影 资料图

  不忘根本,送礼物不如送理解

  当红网记者请卢鸿鸣作为教育局长给广大家长支招,教师节该如何向老师“表示”?卢鸿鸣委托红网,给长沙的广大家长捎句真心话:家长朋友们,教师节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是理解和尊重。

  卢鸿鸣说,只要心底溢满着对老师的尊重,一张自制的贺卡、一个简短的电话,或者一条祝福的短信,都足以表达感恩之情。现在都有家长群,在群里发一句真心祝福的话语,这都是心意的表现。

  也许有人觉得,如果不请客送礼,老师会不会觉得不尊重他?自己的孩子会不会不受重视?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在教师节攀比着给教师送礼,使情义变成了交易,无疑严重偏离了这个让人敬慕的神圣节日。

  卢鸿鸣坦言,家长真不需要纠结,教师们虽然不富裕,但温饱没问题,没人眼巴巴地等着盼着学生、家长来送礼,也不奢望家长们的节日礼品,真正期望的是家长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认同、多一份尊重,让教师真正成为受人尊敬、值得羡慕的职业。

  社会需要发自内心的理解教师、尊重教师、尊重学校,而不是靠着送礼。

  不能否认,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家长的文化水平在提高,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电视剧《虎妈猫爸》里的“毕胜男”,就曾联络其他家长强迫学校换班主任,这正是真实生活的写照,长沙也有学校发生过类似的事。有些家长总是希望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校和老师,对教育指手画脚、评头论足,学校换个老师、换个班主任,都会受到家长们的干预,这种现象现在很多。

  此外,家长之间相互交流增加,有些家长听说别的学校一些做法,自己认为很好,就要求自己孩子的学校也要那么做,盲目攀比。

  有些家长对老师的尊重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为了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进而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和途径,非常功利。

  有的家长要求择校,择校之后要求择师、择班,再之后还要择座位、择同桌、择周边的同学,有的家长还为孩子“跑官”,当班干部还要择“官位”,当班长担心事情太多,当副班长管纪律担心得罪人,都想当个班委委员,既是“官”,又不用管事……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有些家长就不择手段,比如送礼。

  卢鸿鸣认为,家长对教育和学校的干预过多,让学校和老师无所适从。这对教育的发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实际上,教育有规律,但不一定要统一模式,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学校教育和孩子成长都有其自身规律,对校园里的教育和管理,一线教师和校长才是专家,这些都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理解。

  卢鸿鸣同时也指出,作为学校管理者和老师,要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要有广阔的心胸,也要淡定,坚守教育规律,以学生为本,自己也要有“过滤器”,真正符合教育规律的、对教育教学工作有帮助的建议和意见,都要认真吸取、吸纳。

卢鸿鸣对城区小学进行视察走访 资料图

  不忘使命,让教育溢满幸福真情

  “我现在虽然是教育局长,但我有34年在学校,所以我更多的是想学校老师和管理者考虑的问题。”

  卢鸿鸣深情地说,教师这个职业有其特殊性,选择这个职业就不是要升官发财的,收入不高而且可能很辛苦,上升空间也很小。甚至,“从大学毕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就可以知道自己退休是个什么样子。”

  “教师的幸福感来自于学生的成长、发展。”

  卢鸿鸣说,教育似农业,教师似农民。农民每天到田土里看,看到自己种下的种子每天都在成长,内心中就充满喜悦。作为教师,看到自己的学生学业在进步,行为、习惯、品德在改善,素养在提升,这些是职业幸福的来源。

  教师职业也很特殊,逢年过节的时候,曾经的学生回来看望老师,学生取得了什么成绩,都及时向老师报告——这些是教师职业特有的幸福,是别的职业做不到的。

  教师们可以从学生那里获得一种满足、收获一份感动、收藏一份纯真。这种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也是只有教师才会拥有的一种财富。教师的幸福感来自爱心的付出与收获。教育是一项充满爱的事业。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学生也会用爱来回报。教师的幸福感不全是来自于物质的丰腴。这种幸福,是只有当老师的人才能体验到的幸福。

  对青年教师,卢鸿鸣特别希望他们能自始至终保持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不要被现实中的一些问题浇灭热情。青年教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青年教师一定要加强学习,让内心更加充实、丰富;一定要不断开拓创新,要做改革的先锋,不要轻易被世俗所同化。

  谈到那些地处偏远的一线乡村教师,卢鸿鸣收回了目光,放慢了语速,动情地说:“乡村教师在农村工作环境艰难,坚守工作岗位为乡村孩子们的成长付出了努力,真心感谢他们。”他希望广大乡村教师能够认识到工作光荣和神圣,使乡村小孩成长成才,回报家乡和社会,要有职业自豪感,坚守岗位。

卢鸿鸣(后排左三)和孩子们在一起

  不忘初心,热爱事业珍惜健康

  卢鸿鸣介绍,长沙市委、市政府对教育一贯很重视,在经费的保障、教师待遇等方面都很重视,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公务员的工资。目前,存在编制外教师待遇低的问题,但长沙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正在进行相关调研,将逐步提高编制外教师的待遇。

  卢鸿鸣热切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真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的要求,加大投入、深化改革、优化管理,为好老师源源不断涌现打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以庆祝教师节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利教惠师政策,改善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如何构建新时期尊师文化,使教师这个神圣职业更具吸引力和成长前景,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卢鸿鸣直言不讳告诉记者,首先是教师要不忘初心,不忘使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希望广大教师争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老师们要对学生真心付出、用心教育,如果仅仅把教师职业当成谋生的手段,对学生凡事都“公事公办”,学生就谈不上感恩。

  “恳请媒体的朋友们,希望多传播教育的正能量,多宣传优秀教师典型,坚持实事求是的舆论导向,不‘捕风捉影’,不‘火上浇油’,不‘无限放大’。”

  卢鸿鸣诚恳建议,教师节来临,有的学生与恩师同住一城,可以抽空去拜见老师,与老师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汇报一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的师生之间隔着千山万水,可以打个电话、发个短信,问候问候。对于孩子们,做长辈的应该鼓励儿孙去给他们的老师送去一朵鲜花,或送去一张贺卡,哪怕只是送去一张笑脸,都是一份人间真情。

  “希望社会、家庭、教师共同努力,还校园一片育人的‘净土’,还孩子们一片纯净的成长天空。”卢鸿鸣殷切期望通过教师节,再一次强化我们对教师的关爱,进一步建立健全对教师的物质和精神保障制度,同时也呼吁民众正确认识师生关系,还主流教师群体本来的面目,把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理解教师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尊师重教真正生长在中华文化的基因里。

  “我们的老师工作强度大,身心压力大,脑力负荷重,夜晚伏案工作,睡眠不足,教师职业特性影响着我们老师的身心健康,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采访中,在谈到对教师的期待时,卢鸿鸣不时关切教师的身心健康,他再三叮嘱:“我们的老师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使自己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从而保持愉悦的情绪、饱满的热情。最重要的要坚持锻炼身体,要有良好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来源:红网

作者:谭忠欣 周丹 黄军山

编辑:苏小莉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2016/09/07/404592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