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陶妙如:一笔一网传经典,创新国学细嚼咽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谭忠欣 周丹 编辑:苏小莉 2016-03-14 09:11:54
时刻新闻
—分享—
  时刻新闻记者 谭忠欣 周丹 文/图
  
  【编者按】国学,究竟怎样传递更好,这是现如今整个教育都在思考、摸索的事情,在中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陶妙如老师,用一支笔一台手机(电脑)一网站率先在常规的课堂里演绎着精妙的国学,以独到的视角与见解和学生一道挑读着分析着经典,凭自己几十年反复尝试坚持一线实践的体验,构建了一个操作简单、内容丰富、鲜活有趣的已在推广的中国经典文化创新传递体系。红网特此采访了陶妙如老师,以期为热衷国学的人们提供参考,从中捕捉智慧、感受温暖、传播国粹。
  
  陶妙如说,文化传递,首先需要的是一种眼光一种情怀,只有传播,才是真的欣赏。

  
  红网:现在倡导学国学,可有人说“学国学有什么用呢,许多不学国学的人照样赚钱,生活得很好”,您怎样看?对持有这种态度的人又怎样传递国学?
  
  陶妙如:很多年前,学生问我如何看待伊拉克战争。我笑答,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进行了类似的演习,就你们现在玩的争霸游戏,也有些是源自古代战争。中国文化,你读不读他都在那里,你学不学,他都在你血脉里,你生活在哪个环境,就濡润在哪个环境的文化中。
  
  我读过这样一个故事:林肯总统时代,丁龙从广东移民到纽约,在一退役将军家为仆,被将军谩骂辞退。后将军家遭火灾,独居极狼狈。丁龙听后愿复充仆。将军问为何?丁龙说古圣人教我以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军大叹,说不知你还是读书人。丁龙说,我不识字,孔子训是由父亲告之。将军说,你父是读书人。丁龙又说,我父也不识字。祖父曾祖父都不识字,这是由上代家训,世世相传。将军说,我知道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就是这样耳口相传的。主仆从此成为好友。后丁龙病,将自己的积蓄赠与将军。将军感动、受之并倍加其额,成一巨款,捐赠给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创立一讲座,名之曰“丁龙讲座”,以专门研究中国文化为宗旨。
  
  这位将军对丁龙的评价是:“一个与生俱来的孔子追随者,一个行动上的清教徒,一个信仰上的佛教徒,一个性格上的基督教徒。”
  
  当时哥伦比亚大学副校长保罗这样写到:“DeanLung不是一个学者,不是一个将军,不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仅仅是众多美国第一代华人移民中的一个,他捐出来的是钱,但更重要的是贡献了他的视野和理想。我们这个机构存在的意义就是要在当今这个充满冲突与对抗的世界里,建立一种属于我们自己的理解和对话的方式。所以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并嘉奖这样一种视野,同时重新认识并嘉奖这样的个人,肯定他的贡献,让世人知道并记住DeanLung的名字。”
  
  文化传递,首先需要的是一种敏锐眼光一种大气情怀,只有传播,才是真正的欣赏。很有人感叹大师去了不再有大师,其实江山代有人才出,能赏识并推举他人的一定是贤者。
  
  红网:想问问您,现在读经比较热门,学校,培训机构,许多的儿童读物,首推就是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他们说这样检测起来也比较有效果?您认为呢?再如何将国学与考试联系起来?
  
  陶妙如:远而有光者,饬也;近而愈明者,学也。读一点总比不读好。学没学国学应该不是用数量来展示的,而是用这些孩子彬彬有礼的形象、得体大方的谈吐、温文尔雅的气质、阳光向上的精神等品位、品质来呈现的。明白读经典文化的目的是什么很重要。习近平主席倡导学国学,就是希望我们把心静下来,去享受去感悟去创新生活,而不是用来显摆。就算把整个四书五经都背完了,若举例不能融会贯通、讲解不能深入浅出、发言不能一语中的、分析不能鞭辟入里,生活有上顿没下顿,读得再多也只是一个书袋。
  
  至于读书选料问题,俞大维先生曾有这样一段记录:陈寅恪先生1912年第一次由欧洲回国,往见他父亲的老友夏曾佑先生。曾佑先生对他说:“你是我老友之子。我很高兴你懂得很多种文字,有很多书可看。我只能看中国书,但可惜都看完了,现已无书可看了。”寅恪告别出来,心想此老真是荒唐。中国书籍浩如烟海,哪能都看完了。寅恪七十岁左右,我又见到他。他说:“现在我老了,也与夏先生同感。中国书虽多,不过基本几十种而已,其他不过翻来覆去,东抄西抄。”我很懊悔当时没有问他到底是哪几十种书。”
  
  陈寅恪先生当时若问了,他可能早几十年就能腾出大量的时间来做更深、更有意义的研究了。当然,他若没有把书翻完,也就不知道有些书是“翻来覆去,东抄西抄”了。五千年文化,可传的太多了,总要找到一个简易的门径。在基础教育阶段来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将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嵌入学生脑中”,既告诉了我们读的内容也提示了读的方法。李克强总理提出教育要传递“爱,善、智慧”,也明确了内容的选择范围。
  
  读经典诗文,应该只会提升阅读领悟能力,有助考试。语文是一种感觉一股子气,考试是一些文章一群的人,考题是一个母卦一串的变,探究是以心度心一样的道。现在的语文高考,都是能力素养型考试,大多考传记、小说之类,这些文章都是人写的,写的也都是人,只是水平有高低,个性有不同,但相同的是都有文气、文脉。多积累一些经典诗文,懂得了这些人,也就理解了他们的文,考试又有何难呢?读诗文,不要贪。一周读一首(文),一诗(文)一个点,读破就好。我教过的学生,只是和他们一道研读了教材中极少的几篇文章,他们在同层次中考试成绩总是领先的。读破文章随意得,学成气度自然来。
  
  学习国学,需要的是一种有厚度的停留,一种有高度的宁静,只有静思,才有深悟。

[NextPage]


  
  红网:从您话中,觉得您强调的就是静下心来慢慢读,请谈谈您是怎样具体操作的。
  
  陶妙如:我以2006年教学《归去来兮辞》为例:一堂课从对句开始,用对句作结是我在高中课堂很多年来的习惯。
  
  课前,我出上句“僮仆稚子亲戚农人此中有人伦之乐”于黑板上,学生笑答。选两条:
  
  一元百元千元万元其中有天壤之别.(学生 徐翔宇)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其实有儒道之分.(学生 王一帆)
  
  文本学习中,出上句,学生阅读作答:
  
  1.引壶觞,眄庭柯,涉园成趣。
  
  学生:携稚子,倚南窗,观日融情。
  
  2.登东皋,临清流,赋诗以乐。
  
  学生:悦亲戚,乐琴书,情话消忧。
  
  3.僮仆稚子,亲戚农人,此中有人伦之乐;
  
  学生:松菊倦鸟,巾车孤舟,其间寄田园之情。
  
  ……
  
  对句,对的是对文本的理解,是心境。学生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的轨迹,就是他们愉悦心情潜滋暗长的过程,而“捕捉信息能力、概括能力、信息整合能力、语境营造能力”等考试素养也自然得到培养。
  
  内容梳理后,我提出了一个讨论题:“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请联系《五柳先生传》以及陶渊明其他诗作,谈谈,陶渊明式的个性与人生路的关系。我简介了陶渊明儒道两种文化的学习者背景后,学生查阅资料(当时在电脑室,现在一般就是手机)、讨论,我集合了他们的评判词:
  
  陶渊明:清高孤傲有为的儒家出生,超然自由无为的道家浸染,形成了博学纯正率性矛盾的陶潜,本可以成为第一代儒道一统的领袖,可惜,修炼刚过花甲就停机了,一个没有杂交成功的经典案例。
  
  希望:陶老师加油,继先人业,融儒道一体。

  
  学生为什么会有厌学感,教师为什么会有职业倦怠感?很大程度上都是觉得没味道!教育是慢的艺术,可是有时我们做教育的、受教育的却有点儿急功近利。视平目极远,心静格自高。若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感悟审美能力、思辨能力为文本阅读目的,去细细咀嚼,慢慢回味,学生自会齿颊生香心脾馥郁。学习国学,需要的是一种有厚度的停留一种有高度的宁静,只有静思,才有深悟。
  
  文化传播,需要一种对学生的准确评估,一种对输出形式的因生而变,教条是传不下去的。
  
  红网:那些对句都是学生对的吗?学生都能对得像个样子吗?
  
  陶妙如:您若有空,请到我www.miaoru.com上去指导,这个网已经有13年历史了,那里有许多学生原创诗作。他们只要手上有工具,就会把想出来或者写出来的传到我网上。这是我和学生交流的窗口,也是一个文化传播的平台,更想把她办成一个文化聚合的智库。我一直觉得,文化传播,需要一种对学生的准确评估,一种对输出形式的因生而变,教条是传不下去的。也不要刻意,刻意就费时。起点也不要太高。太高,学生跳起来也够不着,他可能就不跳了。
  
  2011年下学期,在学习宋词的时候,让学生学习凑词,开始几周,我会将自己有感而凑的词,写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学生兴趣很浓,他们只要凑出来了,也会写上,共同琢磨、修改。一天一个学生又写了首在黑板上,一位很喜欢诗词的老师路过看到了,就问是谁写的并将他叫到办公室很热心的指点这位学生说,这里不合平仄,那里没有押韵,一首小小的词说出多处错误。过几天黑板上没有了,我问其故,孩子们支支吾吾,说错误太多不敢写在黑板上了。最后还是告诉了我缘由。我说,你们真幸运竟能得到他的指点。这是好事呀,提高会更快的。
  
  过了几天,我和学生聊天:
  
  想想看现在一般人都不去作古典诗词的原因是什么?
  
  它太教条了。
  
  教条的东西不是酷爱是很难有兴趣的,所以一般都不大作。老师要你们仿也没给平仄规律,只是培养点雅兴,等有一点积累了再尝试合韵套平仄。
  
  为什么这样说呢?
  
  诗词是思维领域里的事情,它与行为领域有时刚好相反,行为习惯首先就要给出明确的规矩,教给你正确的方式,你照着做,就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思维习惯里有个发散性思维,它需要想象,条条框框太多思路就会受阻,这不利于思维的发散,如果一开始就套格式,是很难写出有灵性的诗词来的。最终,那些条条框框我们也要了解,只是放后一步。
  
  过后学生又写起来了。只有将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的发展的能力时,才有可能传承。
  
  教育的力量就是去激活现在的人有能力去干一些未来有意义的事。
  
  红网:我读了您2007年在《语文建设》第四期发表的《语文智慧 智慧语文》一文,也读了在同期刊登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占泉教授给予您的评价文章《让“生命”破茧而出——兼评陶妙如老师的文言教学立意》,刘教授这样写道:我一直觉得语文教学在相当程度上非常缺乏“趣味”,文言阅读教学尤其是这样。读了陶妙如老师的这组教学案例和相关的反思文字,感到似有一股拨乱反正的英气在鼓荡着,很是欣慰,并期待继续做下去,做得更开阔更精密更深入一些。
  
  十年过去了,从您现在的成绩来看,应该是达到了刘教授的期望了,请谈谈您是怎样英气鼓荡的。
  
  陶妙如:应该是我读了很多英气鼓荡的人。伏羲、文王是王,屈原是大夫,曹操是丞相、魏征是宰相,王安石是宰相,欧阳修、苏轼、王船山、纪晓岚、曾国藩全是大臣,学生若因我的点拨而懂那些人,通晓那个时代,他们会活得堂堂正正、明明白白、潇潇洒洒。教育的力量就是去激活现在的人有能力去干一些未来有意义的事。从教者不能迎合,教育不是一个迎合世俗的产业。经典文化应该融在常规里细嚼慢咽,在“活”字上用心着力。
  
  我将国学的精气神理智趣美道融入诗词、散文阅读教学中,让先人英气鼓荡。
  
  以诗词为载体,形成“诗里中国人”。
  
  读一首诗,认识一个人,理出成长轨迹,了解这一段历史,又引导学生从诗人的轨迹里推测这一类人的特征。我在上“杜甫及其诗歌”专题的第一讲板书:


  
  抓住“奉儒守官,未坠素业”这条“官运”和“诗是吾家事”这条“诗运”展示出诗人从浪漫主义逐渐向现实主义过度的创作历程,并相应例举诗作,让学生体会出不同时期,作品呈现的不同特点。也从中感悟出杜甫因“野无遗贤”而导致官运不畅,看透实质却找不到优化社会的变通之术的苦闷。
  
  以散文为载体,体察“散文韵史”。
  
  我追寻的是充满“情趣、理趣、妙趣,趋向妙境”的课堂。“理趣”稍微突出些。有从《过秦论》里领悟到的“管理法则”之理,有从《诗经·氓》里领悟到的“爱情走向”之理,有从《六国论》里领悟到的兴衰之理和作文之理。等等。千古文章一情牵,指导学生用心理变化图来整理文章情脉、文脉。
  
  譬如:冷——《祝福》里一把不见血的杀人刀,学生描绘出:
  
  祥林嫂从生到死生活轨迹图


  
  以论语为载体,学习“孔子人格”。
  
  孔子轨迹图


  
  以《易经》为载体学习领导力。
  
  易经与领导力——坤卦启示


  
  另外还有一个散传体系:以现实问题为话题,用古代经典旁敲侧击设计的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讲座,二十多个,其中大多是班会专题。
  
  红网:您如此沈浸浓郁、含英咀华,学生有福了。您难道有先知先觉知道国学一定会热起来,那么早就开始这么系统的研究国学教学?这里面是不是也有传奇故事呢?
  
  陶妙如:先知先觉没有,只是备受父辈、家人,我的老师们的一路栽培。在湖湘讲堂开讲《妙说易经》时,我九十多岁的父亲看到第七集才给我打电话说,“你理解得比我好”。八十多岁的老师欧阳维诚先生,为我编译的《最美易经》逐字逐句圈点批阅,并为之作序鼓励。当然,远不止这些。
  
  得到学生们的指点。我问孩子们,怎么样教才会喜欢听?学生回答:教我们不知道的。什么是他们不曾知道的呢?在我的收藏里,恐怕只有古董。于是,我的课堂根据文本牵引出无数的古人故事,很长时间,他们大多不知道,后来他们陆续买了史记、古文观止、论语之类,都开始翻阅。
  
  学校提供了平台,得到了上司和同事们这些贵人的相助。孙培文校长早在2002年“海外华侨子女寻根之旅”来校之后,就倡导要将中国文化传出去,并在学校设立了国学节,2008年学校成为国家级“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2009年,在美国承办了“孔子课堂”。而我,一直参与了这些活动,并在2004年学校国际部成立后,受张修明主任邀请为出国学生兼开中国文化讲座。当时,我问为什么开?张主任说:“借您所说‘胸藏中国文化时时显神韵,腹孕世界经营处处创奇观’学生出国,要让他们带着中国文化出发,到哪里都是文化使者。”
  
  孙校长希望办出一所有国学之根的学校,2014年暑假便安排我到国际部教授中文并协助张修明主任做一些关于中西文化交集的研究。国际部给出了明确的要求:向西走得多成功极大程度依赖于他们向东走得多深远。我们应该着力为学生绘上“中国底色”才会有“世界格局”。于是,我将之前几十年散见在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归纳,从经典里提炼经典,整理为上述的四大模块,分不同年级、不同层次有序的慢慢的传。力求有趣,不难,有现实指导意义。
  
  2014年暑假,我接受了长沙高新区之邀请,主编了《中华最美诗文选》十二册,这十二册编写的思路与内容是四十多年对成长理解的一种呈现。
  
  2015年7月,我在河南长垣连续七天国学讲座,2015年9月,又接受了为全国中小学教师做国学通识课程视频讲座《妙如说国学》八说。这七天八说里有五说脱胎于散传体系的专题讲座。
  
  每一次分配,都是一次奇缘,每一份任务,都是一种成全,用心去做,就有奇观。
  
  红网:听很多读过您书的人说,陶妙如《让爱智慧》《做温暖的教育》两本书,一律己,一度人,《让爱智慧》成为《中国教师报》推荐给教师必读的几本书之一,《做温暖的教育》成为中国影响力图书。您确实值得我们尊敬。您对自己出版的书有什么要求吗?
  
  陶妙如:这两本书严格意义上是我和我的学生、同事们的集体创作。这荣耀应属于我足下这片土地,身边所有的人。
  
  国学,是国人之学,他不是一个静态的物体,而是一个动态的生命。我们的学习、我们的书写、我们的传播,本身就是在创新国学。
  
  出版物(写出来的)有长久的影响,一定要有思想,有灵魂。每一位作者必须为自己所写的每一句话负责,不重复别人的足迹,不优秀、没超越绝不出版。传播优秀才是应该做的。“人们说要让教育充满爱,我说这还不够,要让爱充满智慧”这是《让爱智慧》的封面语,“自己暖和,别人感到温暖,这才是教育”是《做温暖的教育》的封面语,这是我的思想也是我写书做人的准则。
  
  返璞归真,方可隽永久长。在互联网“+”的时代,国学的传播应该是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师生一道一诗一机一网,沉浸到宁静高雅的修身明性境界。
  
  红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化也;携经典同行,长亦不失其正,习也。每次与您交流,如聊家常般亲切却蕴涵隽永,似朋友般侃侃却让人更生仰望,“视平目极远,心静格自高”。和您一道学国学,点鼠标,潜水,“沉浸到宁静高雅的修身明性境界”。再次感谢您!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谭忠欣 周丹

编辑:苏小莉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2016/03/14/404674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