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做出22道中国菜 长沙高中生就这样征服美国交换家庭

来源:红网 作者:谭忠欣 编辑:苏小莉 2014-08-11 20:54:08
时刻新闻
—分享—

(长沙市一中的夏若菡)

(夏若菡用她的22道中国菜征服了“美爸”、“美妈”)

(株洲市南方中学的陈雪薇)

  红网长沙8月11日讯(记者 谭忠欣)交换生在外国家庭住宿和在家里生活是迥然不同的,如何更好地和“家人”相处?来自长沙市一中的夏若菡的秘笈就是做菜,她做出22道中国菜。彻底征服了“美爸”、“美妈”。8月9日,由湖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选派的10名高中交换生代表,在结束美国、意大利、法国等为期一个学年的交换学习后,分享他们的“文化交流小使者”经验,吸引了不少学生和家长前来“取经”。
  
  学好做菜再去交换
  
  8月9日,湖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一年一度的“文化交流小使者”归国总结会圆满落下帷幕。此次会议是由湖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选派的往届“文化交流小使者”,在美国、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完成他们为期一个学年的交换学习后,回到湖南,面向家长做的一个汇报;同时也是通过自身经历,给即将派出的2014—2015年度的“文化交流小使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来自长沙市一中的夏若菡,已经被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录取,即将赴美展开自己全新的大学生活。像大部分刚出国的交换生一样,夏若菡也经历了一个主动融入美国生活的过程,和接待家庭相处,她的经验是“做菜”。夏若菡说,和“美爸”、“美妈”一起做菜,可以加强交流,大家也在彼此交流中增强感情,在春节那天,她做出了22道中国菜,让“美爸”、“美妈”叹为观止。
  
  “在我的不懈坚持下,我的成绩进步得很快,在这个学年结束的时候已经成为了全年级的前百分之十;家人对我的态度也越来越好,特别是妹妹,已经跟我无话不说,我们就像亲姐妹一样分享着各种经历。”
  
  夏若菡最后给即将出发的交换生们忠告,要想更好地和寄宿家庭“家人”相处,就要先学会做菜。
  
  要主动融入他国生活
  
  “合理规划时间,积极参加社团。”这是许多交换生在交流会上的共同的心声。
  
  英语是交换生要对付的第一道拦路虎。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的郭祥曦说“我觉得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只要过了英语这一关,其他都是小问题。”
  
  交换生陈雪薇的经验是,“听不懂就问啥意思,或者表情认真而夸张地看着对方,千万别脸红。”
  
  来自株洲市南方中学的陈雪薇同学也进行了她富有表现力的分享。她从家庭、学校和教堂三个方面展开,向大家展示了很多学习、生活的精彩小细节,同时也给予了相关的实用建议,她时而热情洋溢,时而幽默横生,获得大家的频频掌声。陈雪薇同学末处引用了电影《后会无期》里的话:“别和我谈世界观,你连世界都没有观过,哪儿来的世界观?世界这么大人生那么长,为什么要蜷缩在一个小角落里呢?”
  
  选拔20名优秀高中生春季赴美交换
  
  湖南省教育厅主管的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透露,2015年度春季赴美高中交换生报名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将面向湖南中学选拔20名优秀高中学生。有意向的学生可拨打电话0731-82904316咨询,也可登录协会官网了解详情。春季学期赴美交换生项目特别适合高三已经在着手申请美国大学的同学,以便秋季无缝对接美国的大学生活。春季交换生的报名工作将于2014年9月底截止。
  
  湖南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负责人介绍,国际高中交换生项目是为了消除民族之间的隔阂,增进各民族间的理解。在交换项目中,遴选出的各个国家的优秀青少年前往异国作为“文化交流小使者”,生活在精心筛选的爱心家庭,由爱心家庭提供免费的食宿,就读当地的公立中学。由于其公益性、高性价比和严谨的境外管理,已在欧洲风行60多年,上世纪70年代由中国教育部引进中国。协会是2006年引进派出项目,截至目前累计派出师生150多人次,分别派往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芬兰、丹麦、比利时、匈牙利、瑞士等国;2009年引进接待项目,累计接待长期和短期来华学生和教师近90人次,分别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泰国、丹麦、瑞士、新西兰、澳大利亚。

来源:红网

作者:谭忠欣

编辑:苏小莉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2014/08/11/405008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教育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