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长沙2014年中考中招政策改革是否基于这一改革要求?是哪些因素促使长沙进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回答:是的。首先,它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深入推进中考中招制度改革。
二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迫切需要。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素质教育得到较好落实,但是,社会普遍反映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较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这种现状,国家提出将考试招生制度作为改革突破口,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此,教育部成立招生考试专业委员会,搭建小升初、初升高、高中升大学系列招生政策框架。目前已经制定考试招生总体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即将公布。因此,我们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是解决我市中考中招具体问题的现实需要。这几年,尽管我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公平均等的入学环境,但仍存在具体的困难和问题。多级办学,省、市、区三级学校教学质量存在一定差距;家长攀比盲从,优质教育资源优中选优,择校现象仍然严重;高中招生实行等级制录取,区分度较低;奥数热、培训机构补课成风、个别学校违规招生扰乱招生秩序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通过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逐步解决。
记者:每到升学季,老百姓对“小升初”招生政策特别期待,特别关注。2014年长沙小升初政策有了调整,请问具体是怎样的?
回答:2014年小升初招生的基本原则不变,仍然是“区(县)为主,保入学;市协调,保公平”。具体招生办法:望城区、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等完善划片招生政策,继续依据行政区域划分学区,实行对口升学。城区实行试行划片招生和微机派位的方式招生。以高新区为试点,依据“先行试点、分步实施、稳妥推进”的原则,进行划片招生。其他区实行微机派位,升入公办初中按照“相对就近、免试入学、指标到校、微机派位”的方式进行;升入民办学校、子弟学校的初中按照“自愿报名、免试入学、超员摇号、录满为止”的方式进行。
记者:城区“小升初”以高新区为试点进行划片招生,如何操作?
回答:具体做法:一是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一所小学对应一所中学,一所中学可对应多所小学,实行划片招生。二是新建小区配套学校,主要接受小区内业主子弟入学。三是跨区和外地回长小学毕业生,根据户籍与房产证情况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划片招生。两者相冲突,以房产证为依据。四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教育行政部门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统筹安排,划片入学。
记者:今年“小升初”很大的一个变化是“民办学校、子弟学校不再参加全市统一的微机派位”,民办学校、子弟学校如何招生?
回答:为进一步扩大民办学校、子弟学校招生自主权,2014年民办学校、子弟学校不再参加全市统一的微机派位,实行自主招生。但是,自主招生不等于自由招生,民办学校、子弟学校招生,一是必须遵守《义务教育法》和国家、省、市其他教育法律、法规、政策,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依法依规进行。
二是按照“自愿报名、免试入学、超员摇号、录满为止”的办法进行自主招生。学校要在校内醒目位置或媒体公示招生计划、招生方式和招生程序。当报名人数小于和等于当年招生计划数时,学校全部录取;当报名人数大于当年招生计划数时,必须在学生家长代表和公证机关的监督下,按照“超员摇号、录满为止”的办法进行录取。
三是优先接收本地生源和有意愿到民办、子弟学校读书的在长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如有富余学位,必须依据“准出”和“准入”原则,在征得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准出”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准入”后方可跨地区招生。
记者:小学毕业生想到民办学校、子弟学校就读应该怎么做?
回答:子弟学校非子弟招生和民办学校招生办法是一致的,自愿选择这两类学校的,请家长带户口本、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等资料于5月20日-5月26日到学校报名。需要提醒的是,民办学校属于高收费学校,请家长慎重选择。如果小学毕业生没有被民办学校、子弟学校录取,仍需参加公办学校的微机派位。
记者:微机派位前哪些学校可提前招生录取?什么时候进行?
回答:考虑到特殊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为保持学校特色,原已批准的部分特色学校可提前招生。它们分别为长沙外国语学校、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岳麓区外国语学校、湖大附中、贺龙体校、长沙市舞蹈艺术职业中专、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长沙市第十一中学音乐及美术班、南雅中学艺术班及有体育传统项目、艺术特色的学校。上述学校根据市教育局中招办下达的招生计划,在5月20日—26日进行报名登记、特长测试并开展录取工作。被录取的小学毕业生不参加公办学校微机派位(学生是高新区的不再参加划片招生)和民办学校、子弟学校的自主招生录取。
记者:民办、子弟学校不参加微机派位后,小升初微机派位志愿填报有何变化?如何填报?
回答:志愿填报有变化,比往年更简单。今年小升初民办、子弟学校不参加微机派位,微机派位志愿填报表中已取消民办、子弟学校的选项,每位小学毕业生(已提前录取的除外)只须在所属小学对应的公办中学中选择一个公办中学填报志愿即可。初中回原籍学习的学生也要参加微机派位,但不影响回原籍就读。
记者:学生课业负担重一直困扰着学生、家长和学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育部目前正在征求意见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被称为“史上最严减负令”,这么多年都没减下来的负担,这次能减下来吗?
回答: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原因十分复杂,既与义务教育后升学评价制度体系、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观念有关,也与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状况相关。我局2013年出台了《长沙市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方案(试行)》,对中小学教育质量实施发展性评价,引导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同时,我们将组织督查巡视,重点对学生课业负担较重、举报多、群众反映强烈的地区、学校进行督查,加大惩处力度,并把减负工作开展的情况纳入对学校的评价。
但这只是改革的一个环节,减负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比如说,我们一直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小学中高年级作业不超过一个小时,结果家长怎么做的呢?学校不布置,家长自己买练习册,甚至把孩子送到培训学校上补习班去。没有家长的理解支持,没有社会的共同关注,负担还是轻不了。我们呼吁广大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理性看待孩子,理性选择学校,不要盲目补习、跟风培训,避免出现“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的现象。
记者:今年长沙中考中招政策更加关注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具体是怎样规定的?
回答: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们在关注普通学生的同时,应该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在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方面,一是鼓励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的残疾儿童青少年随班就读,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由区教育局审核后在微机派位前就近安排到公办初中学校。任何学校不得拒收能够在校学习的残疾学生。
二是听障学生英语听力实行免考。听力残疾鉴定为四级及以上的听障学生,即500Hz、1000Hz、2000Hz、4000Hz的纯音听力检测结果为每侧较好耳的平均听力损失都等于或大于40分贝的听障学生,可以在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中申请免试英语听力。
记者:小孩是外地户口,目前在户口所在地就读小学六年级,但父母在长沙务工,小孩可以到长沙读初中吗?
回答:可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需到长沙城区就读初中,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必须在当地持续合法居住一年以上,持“六证”(户口簿、身份证、从业证明、本市居住证、房产证或房屋租赁合同、学生原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于5月6-9日到住房所在地区教育局办理相关手续。如果在高新区就读初中,则到高新区教育局报名登记,由高新区根据其住所地和登记入学的人数及学校资源分布情况在区域内统筹安排入学;如到其他区就读初中,则由区教育局统一进行微机派位。
记者:我们从媒体上了解到,长沙今年将重点规范招生行为,有哪些具体措施?
回答:一是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强化区、县及学校“一把手”的责任,区县局长、校长是主要责任人,分管副局长是直接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
二是根据“谁督查,谁负责”的原则,强化督查责任。由纪检监察、督导室、政策法规处、基础教育处、民办教育处、学生工作处等部门组成的督查组,加强督查,发现违规行为,坚决查处。
三是分别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接受群众举报。纪委、监察室0731-84899742,0731-84899756;基础教育处0731-84899710;民办教育处0731-84899715。局长信箱网址http://www.csedu.gov.cn/InterfaceZone/SubmitMail.aspx,我们将接受大家的监督,及时查处,决不姑息。
四是加大惩处力度。公办学校违反招生政策一经查实,分别给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取消荣誉称号、绩效考核降等等处理;民办学校违反招生政策,分别给予警告、限期整改、核减招生计划、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理;民办培训机构违反政策,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并在相关媒体予以公示。
记者:据我们了解,有培训机构打着名校的牌子组织了招生考试,有的小学生甚至拿到了初中学校的录取签约书,这种签约是否有效?
回答:这种签约是无效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律免试入学,禁止任何学校组织或变相组织文化考试。一是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举行或变相举行任何形式的文化考试;二是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与社会办学的培训机构联合举行以选拔择优为目的的培训和考试;三是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培训学校提供的学生各类成绩、“奥赛”等学科竞赛结果和特长成绩作为录取学生的条件和标准。四是民办培训机构不得将培训与全日制学校招生挂钩,不得向初中学校提供学生信息和考试成绩,更不得在登记注册地超批准项目办班,超范围经营,借“名校”名义组织“小升初”考试,聘请公办学校教师兼职兼课等。我们再次声明,在5月20日全市招生启动之前,任何学校的签约、提前录取都是无效的。
记者:近年,“择校”在全国范围来讲都是很普遍的,长沙将采取哪些措施破解择校难题?
回答:“择校热”确实是全国的普遍现象。近几年,长沙通过“对口帮扶”“委托管理”“捆绑发展”三种模式实施集团式发展,扩充了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目前长沙优质教育资源占75.2%,但是择校现象仍然存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破解择校难题作为改革突破口,长沙将进一步扩充优质教育资源破解择校难题,我们拟从四个方面扎实推进。
一是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重点是义务教育依法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实施薄弱学校改造提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使师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基本达标,硬件基本达到均衡。
二是实行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老百姓强烈择校意愿,主要看重的是优质公办学校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我们将在全面实施教师津补贴制度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县域内校长、教师定期流动制度。规定校长、教师在一个学校连续服务期满6年,由本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定期在本区域范围内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之间交流。
三是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严格实行小学和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和信息公开制度,公示招生计划、范围、程序、时间和结果。小学随机编班,初中根据全市统一分班考试的成绩走“之”字形均衡编班。
四是完善考试招生政策。合理划定入学范围、有序确定入学对象、规范办理入学手续、全面实施阳光招生、不断减少特长招生、大力推进均衡发展,逐步实现划片招生,就近入学。
记者: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曾提到“要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请问长沙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上有哪些改革?
回答:首先,在中考命题上,我们将进一步优化中考命题导向,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突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
第二,2015年起调整中考学科分值。一是增加提前科目(生地体育)分值,由150分增加到160分,生地分值不变,体育由原来的50分增加到60分,引导学生关注运动与健康,加强体育锻炼,成人成才;二是增加语文分值,由原来的120分,增加到150分;三是英语总分不变,听力考试20分不变,其中增加英语口语考试20分。英语口语考试实行人机对话考试,探索英语口语考试社会化,一年多考,将最好成绩计入中考总分。
第三,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客观真实准确地记录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情况。着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健全公示等诚信机制,确保材料的真实可靠。我们要求初中生每学期及时上传个人成长资料,做好成长纪录。三年后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第四,继续实施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依据的招生方式,更加突出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运用。
第五,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今年省级示范性高中公费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比例由原来的35%提高到40%。
记者:从2015年起,长沙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学科考查也进行了改革,将怎样进行?
回答:从2015年起,将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引导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等级性考查科目原则上以A(优秀)、B(良好)、C(一般)、D(合格)、E(不合格)等等级形式呈现。考查科目允许学生在校内有两次参考机会。理化生实验和语文口语交际考查由市教育局中招办统一进行。从2015年起,语文口语交际考查成绩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项目中学习能力评定的依据之一
记者:我们发现,今年长沙初中升高中政策有较大的调整,其中有一条“细化中考成绩等级”,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初中毕业生志愿填报由原来每个批次只能填报一所学校改为可以填报两所学校,目的是什么?
回答: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市中考成绩从2006年起实行等级制呈现,改变了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办法,模糊了分数,改变分分都是高厉害点。但是,因为等级制的区分度相对分数制要小很多,每年中招踩线的学生较多,从2012年起我们增设了调剂志愿,但仍不能解决扎堆的现象,因此,从2014年起,我们将中考语、数、外、文综、理综五个科目的成绩等级进一步细化,由原来的五个等级划分为七个等级,也就是由原来的A、B、C、D、E细化为A+、A、B+、B、C、D、E,提高区分度,来解决中考踩线学生人数过多问题。
同时,我们改进志愿填报方式,同一批次允许填报两个志愿,也是为了减少因无效志愿落榜的考生,提高有效录取率。
记者:长沙今年将建立中考命题专家库,这一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回答:中考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中考命题自然也备受关注。关于中考命题教师的遴选,我们有严格的条件和程序,每一位命题教师都必须通过严格的审核。为进一步加强中考命题管理,我市从今年起建立中考命题专家库,主要由教研员、骨干教师组成,每年中考命题教师在纪委监督下从专家库随机抽取,杜绝泄题泄密源头。
记者:2014年有多少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原则和依据是什么?
回答:2014年,全市有初中毕业生71339人,其中城区初中毕业生约30900人(不含外地回长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去年相比,城区初中毕业生增加1445人。
普通高中招生仍然坚持全面衡量、综合评价、尊重志愿、择优录取的原则。录取的主要依据是:考生的学业评价等级、综合素质评定等级以及享受政策性优惠的情况。继续实行指标生、对口直升生、特长生、推荐生等多样化的招生政策。
记者:今年指标生政策有调整吗?哪些学生具有填报指标生志愿的资格?如何知道自己所读的初中学校能分到多少指标生名额?
回答:指标生计划有调整,由原来的35%调整为40%。在城区公办学校就读三年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如因家庭搬迁、父母工作调动等正常转学,至少在毕业学校就读一年)、子弟学校初中入学时微机派位的学生和子弟学校对口升学的子弟具备申请指标生资格,可以填报指标生志愿。
在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确定以后,市教育局中招办公布每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的指标生招生名额,以及这些名额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指标,考生可在初中就读学校查询,也可到长沙市招生与考试信息专网(http://www.csedu.gov.cn/zz/)查询。
记者:哪些学生具有申报对口直升生资格?对口直升生如何录取?
回答:帮扶类学校微机派位且在受援中学就读三年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享有对口直升生资格,学校对口直升计划数为受援中学符合直升生资格的初中毕业生数的10%。委托管理学校在校就读三年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有对口直升资格,对口直升比例为被委托管理学校在校就读三年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人数的3%-5%。
受援学校和委托管理学校按照《2014年长沙市城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招收对口直升生实施办法》要求,根据初中毕业生三年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测评的结果,比较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成绩,确定对口直升生拟定名单。
对口直升生不参加中考,支援学校不得在受援初级中学和委托管理学校另行举行对口直升生招生考试。已被确定为对口直升生的学生,不得参与其他学校的录取。
记者:中考志愿填报方面有变化吗?学生网上志愿填报要注意哪些事项?
回答:中考志愿仍采取网上填报的方式,有变化的是,今年每个批次高中学校可以填报两个平行志愿。考生应根据自己的意愿、初中学业成绩和高中学校招生计划等情况,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理性进行网上志愿填报。考生选择民办学校、子弟学校、公办学校择校招生,需及时与学校进行衔接,同时也要填报网上志愿。志愿填报应由学生本人完成,并经学生和家长签名确认,签名确认后一律不再更改。
学校要充分尊重考生填报志愿的权利,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迫或阻止考生报考本校或其他学校,也不得以承诺许愿的方式与学生签订所谓志愿或预录协议。严禁学校和教师代替考生填报志愿或更改学生志愿。
记者:有本市城区户口、现在外地(或在城区非住所地)就读,需要回长沙(或住所地)就读初中或高中的学生,如何办理手续?
回答:1、小学升初中:有本市城区户口需跨区升学或有本市城区户口现在外地就读需回长升学的小学毕业生,携带相关材料,到指定地点,统一由户口所在地区教育局负责办理跨区或外地回长报名手续,统一参加微机派位,报名时间为5月6日至9日。
2、初中升高中:外地回长生与往届生根据市教育局中招办公布的《报名须知》的有关要求,于5月5日一5月9日到市教育局中招办指定的地点办理报名手续。报名时须持本市城区常住户口证明及其他相关材料。
具体报名办法和报名地点家长可以于5月1日以后到长沙市招生与考试信息专网(http://www.csedu.gov.cn/zz/)查询,咨询电话0731-84899710。
记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需在长沙就读高中,如何办理?
回答: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凡在长取得学籍的学生,可以就地报名参加中考,同等享受长沙的招生录取政策。其子女在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后,要求随父母在长沙就读高中的,须参加长沙中考,于5月5-9号参加外地回长报名,再参加长沙高中阶段教育的招生录取。
记者:今年的中考中招时间表是怎样安排的?
回答:根据《关于做好2014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及城区招生工作的通知》,今年的中考时间表已明确。指标生填报志愿时间为5月6日至7日,学科考试时间为6月16日至18日,网上阅卷时间为6月29日至7月2日,7月3日中考成绩揭晓,网上填报志愿时间为7月4日至5日,7月8日-9日进行查分,普通高中录取工作于7月中旬开始。
来源:红网综合
编辑:苏小莉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