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王斌
“如果您的孩子晚上九点还没完成作业,可以选择不做。”本学期开学,长沙市雨花区泰禹小学每位老师都签订了一份减负承诺书。作业减负进行时,这份“不熬夜”协议,让“减负”话题一度被推上微博热搜。
4月6日,记者从长沙市教育局获悉,为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长沙市教育局再推《长沙市中小学作业管理“六要”“六不得”》减负措施,更细致地指导长沙市中小学解决作业管理问题。
规定出台 管理作业时长加强老师考核
最近几年长沙市教育局连续出台了多项“减负”规定:比如2017年推出《长沙市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六项规定》,2019年再次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若干规定》。
《长沙市中小学作业管理“六要”“六不得”》集中于学生的作业管理,措施则更加具体,指导性更强。
其中“六要”,主要是督促学校减少作业时长,加强老师作业管理工作考核:要建立作业监管统筹协调机制,实施作业布置班内公示制度,明确专人负责统筹协调,及时删减过量作业;要加强作业布置质量研究,创新作业形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分层布置作业;要注重作业总量的学科平衡,将作业布置列入学科组集体备课内容,确保作业总量合适;要控制作业完成总时长,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要建立作业管理家校社会协同机制,避免出现“课内减负、课外增负”的现象;要加强教师作业管理工作考核。
另外,长沙市教育局还对作业划出了“六不得”红线:不得布置超过课程标准要求的作业;不得布置简单重复性和惩罚性的作业;不得布置超过时长要求的作业;不得布置要求家长检查或代为评改的作业;不得布置统一的网络作业或通过网络下载的作业;不得布置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的作业。
家长心声 作业如何减量不减质
作业减负到底如何落地,是家长最担心的问题。“现在学校布置的作业太少太容易,不打好基础,如何能扛得住以后激烈的竞争。”在接受记者调查采访时,不少家长表达了这样的担忧。
2020年12月泰禹小学一项对全校学生做的大数据调查反馈,在被调查的一、二年级学生中,5.53%的同学需要晚上9时以后才能完成作业,63.68%的学生家庭作业量最多的是爸妈布置的作业,参加课外班学习的有81.84%;中高年级的学生父母额外给孩子布置作业的占56.26%,放学后没有自主空间的占67.15%,参加课外辅导班三种以上的占52.68%。
如何避免出现“课内减负、课外增负”的现象,教育者们首先要与家长达成教育共识。
“让学生睡个好觉也是一种教育担当。”泰禹小学校长李臻表示,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要让家长了解的是,作业虽然减量,但是更加提质。因为老师把作业量减下来,又要达到复习效果,那么布置作业时势必更“精挑细选”“精心布置”。有了这样的家校共识,才能尽量解除减负状态下的家长焦虑。
“做好榜样,同学习”“积极协助,列计划”“激励引导,自主性”“适时放手,不焦虑”“充分尊重,个性化”——这是开学时泰禹小学跟家长签订的协议书内容,就是提醒家长:控制自己,不急不躁,不逼迫不施压,适时留白,适度放手,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
学校实践 学校建立协调平台,长沙减负正在进行
开学后,枫树山明昇小学门口的值日老师手里多了一把便携式电子秤,看到书包很大的学生,就会帮他们称称书包的重量。从开学减负措施实施以来,学生书包重量从最重的7公斤减到最轻的0.8公斤。这些减掉了的,就是各科课外资料和作业本。
那如何保证能协调各科老师,把作业总量控制在规定时间里?枫树山美联小学的语数英科目教师当天上完课后,将布置的作业写在黑板右侧,并标注完成的预计时长。最后班主任根据各科教师布置的作业量进行控制,发现超过了,就跟各科老师协调,切实做到三至六年级作业总量不超过60分钟。
红星实验小学的作业分层布置,结合班级文化为每类作业命名,比如水滴、小河、大海。是选择做“水滴”还是“大海”,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
雨花区基教科科长陈俊说:“很多家长误以为分层作业是学生分层,比如说家长误以为是学校把学生人为地分为几类,哪一类学生做A类题,哪一类学生做C类题。”陈俊表示,作业分层,其实是所有孩子自主选择,“比如说某些单元,如果学生觉得自己掌握得比较好,他就可以去挑战更难的题目,这是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权利和自我成长的信心。”
育新小学则有作业总控本,还有“免做卡”,校长杨娜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的奖励措施可以激励学生更有效地完成作业,提升学习兴趣。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本期在全校推行“免作业卡”。每周综合表现优秀的学生特获“免作业卡”一张,学生凭此卡免本周作业一次。杨娜介绍。
从开学到现在,减负实施一个月,孩子们到底有什么变化?泰禹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宁梦漪,也是一个三年级孩子的家长。她说,最大的变化就是“孩子能井井有条、从容地安排好校内、校外的各项学习任务。”从她的观察来看,她认为,从“敷衍”到“落实”,从“做完了”到“认真做”,这是孩子的进步。孩子的学习态度在无形中越来越端正,学习习惯也越来越好。“长此以往,培养的是习惯,提升的则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