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教育智库•湘江论坛”在长沙举行。
红网时刻长沙11月19日讯(记者 贺卫玲)“人工智能会给教育带来什么影响?通过5G+AI,可以实现虚拟仿真,比如汽车焊接,原来需要大规模的实训装备给学生实践,在未来可以虚拟地完成很多实践任务的操作和训练。”11月18日,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和省教育战略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教育智库•湘江论坛”在长沙举行,100位专家汇聚麓山脚下,共话人工智能与乡村教育。
论坛开幕式由湖南省教科院院长、湖南省教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石灯明主持。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建华致辞,他表示,作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湖南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2018年,湖南获批全国首个国家教育信息化2.0试点省。与此同时,在全国率先出台《“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省教育厅将“互联网+教育”工作确定为“厅长突破项目”。在多方大力推进下,全省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湖南第一时间启动“教育战疫”,组织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线上教育,有效实现“停课不停学”全覆盖。
“本届论坛聚焦人工智能与宣传教育,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抓住了乡村教育这一短板问题,必将有力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推动教育智库的研究,为新时代乡村教育加油鼓劲。”湖南省委宣传部社科规划办主任陈湘文表示。
“要把人工智能摆在乡村教育发展的突出位置,推动人工智能在乡村教育领域广覆盖、全应用,优化教育内容,变革教育模式,激发教育活力,努力缩小教育差距,提升教育品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于发友认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推动人工智能在乡村教育的落地,必须建设一支具有人工智能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
据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秦玉友介绍,目前农村学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农村小学建立校园网学校比例(建网率)为0.96%,2019年为65.67%;2013年农村小学接入互联网学校比例(入网率)为64.77%, 2019年为98.43%。“这意味着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在不断完善,信息化水平在不断提高。”
“互联网+乡村教育能够通过培训学习、网络教研、同上一堂课等形式,更好地为乡村教师赋能。”阿里巴巴钉钉教育资深专家王晓斐认为,只有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将优质教学内容、优质教学方法、信息化技术结合,再根据教师能力特点个性化赋能,才能让乡村教师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将知识运用多种数字化方式结合传递,让学生接受到的知识量提升。
“教育智库·湘江论坛”是由湖南省教育厅指导,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教育战略研究中心主办的高端教育智库学术会议,每年举办一届。论坛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旨在对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深入研讨,凝聚智慧,寻求共识,为国家和区域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更为丰富、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决策支持,为国内教育界提供高端交流平台,推动教育理论发展与教育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