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教材,以“修身”为各科之首

2019-08-09 09:39:07 湖南日报
作者:苏莉 编辑:彭佩
字号:

【红色档案】根据徐特立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教书时的讲义整理出版的《小学各科教授法》,现存于徐特立纪念馆。 梁堂华 摄

【档案故事】

在长沙师范学院徐特立纪念馆一角,陈列着两本教材。素净的牛皮纸颜色封面上印有书名:《小学各科教授法》,署名徐特立著。

这是一百年前,徐特立先生任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时的讲义,后在长沙整理出版。

教材陈列于一角,参观者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忽略。长沙师范学院徐特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梁堂华却郑重地向记者介绍了这两本不起眼的教材。他说,这是徐特立早期教育思想的系统化呈现。

徐特立被毛泽东尊为“永远的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实践。

徐特立的教育实践中有哪些动人故事,他的教育思想闪烁着怎样的光辉?8月初,记者先后造访长沙县徐特立故居和长沙师范学院徐特立纪念馆,拜访相关研究人士。在他们讲述的故事中,走近徐特立,感受先生教育情怀。

编写《小学各科教授法》,系统整理早期教育思想

1913年至1919年,徐特立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任教,教授教育学、教授法、教育实习等课程。

徐特立纪念馆馆藏的这套教材,原本是由徐特立在第一师范的学生文士员所珍藏。梁堂华介绍,文士员是毛泽东的同学兼好友,毕业后先后在益阳、长沙等地任教,教授地理。1959年,他将保存完好的教材赠与老师徐特立。徐老逝世后,由其儿媳徐乾捐赠给家乡的徐特立纪念馆。

翻开这套教材,可以看出,徐特立在当时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教授法”。整套教材分为上下两册,近两百页。分为修身科、国语科、算术科、体操科以及本国历史科等章节。在每一章当中,又分为教授目的、材料、方法,以及各学年之教授、教授上之注意等小节,从宏观教学方针到具体教学方法,内容十分详尽。

徐特立将修身科放在所有科目之首。他认为,“惟修身课则直接以陶冶情操、育成品性为目的,是即修身课之特色,亦所以居诸教科之首也”。他又非常切实地指出,“小学校之修身,应择道德中之极卑近、极切实而足以使儿童实践者授之,绝非与以高尚之伦理知识也”。同时强调老师要“以身示模范,以为儿童之表率”,“教师当自慎其言行而以身作则”。在“国语科”一章中,徐特立认为,国语为国民思想交换之工具。他主张小学校“务须除去已往之死文死语,而授以现今通用之语录为要”。

“徐老在第一师范任教的6年,不仅将自己的思想系统化,而且影响了一大批优秀的有志之士,包括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梁堂华认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任教经历是徐特立教育生涯中一个重要节点。他后来的许多教育思想,如主张德智体“三育并重,德育为先”,倡导“培养敢于发挥其个性,有脑筋辨别是非,有主张、有试验、有创造、有行动的青年”……在这套早期的教材中,已经萌芽。

“徐老当年高瞻远瞩地提出‘幼儿教育是教育后一代的基础的基础’,直到今天,仍然在激励着我们。”采访中,梁堂华告诉记者, 徐特立创办的长沙师范,至今还在源源不断地为学前教育培养和输送人才。

教育界的“长沙王”,致力于普及平民教育

“徐特立认为,教育是群众‘自己的权利’,普及与平等是教育应有之义。”梁堂华介绍,徐特立早期开蒙馆、办新学,正是其“群众本位”教育观的实践。

从1905年开始,徐特立先后创办了梨江高小、五美初小、长沙师范、长沙女子师范等多所学校。在《六十自传》中,徐特立颇为自豪地写道:“……长沙县(现在的长沙市)的教育,民国八年以前,差不多都是我一手办的……”正因如此,民国初期,徐特立有教育界的“长沙王”之称。

徐特立致力于普及平民教育。他创办的第一所学校梨江高小,专招农民子弟入学。办学经费紧张,他提出自己“多教课,只吃饭,不要工资”。 他还在长沙城北门外办起湖南第一所平民夜校,入学的200多名学生中绝大多数为贫苦工人和店员。

徐特立把自家房屋腾出来办学,让贫困的农家子弟免费读书。在位于长沙县江背镇特立村的徐特立故居,讲解员石利双为记者介绍,1913年,为了解决家乡农民子弟读不起书的问题,徐特立断然把自家住宅腾出来,作为五美高小的校舍,并筹集经费扩建了两间教室。他的妻子和子女则住进了老屋旁边搭建的两间茅屋里。

“休夸长沙十万口,子弟不教非我有。十八乡镇半开化,少数通人难持久。莫谓乡村阻力多,盘根错节须能手。莫谓乡村馆谷薄,树人收获金如斗。大家努力树桃李,使我古潭追邹鲁。”百年之后,站在徐特立故居的庭院之中,先生当年亲手栽下的桂花树已亭亭如盖,记者耳边响起徐特立为长沙师范毕业生写的这首《毕业歌》。歌中至为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徐老倾尽所有办教育的初心。

1927年,徐特立在中国革命最低潮的时期,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以教书为生,到以教育为事业,最终,他把教育救国的初心融入了革命事业。(苏莉 欧阳甜甜 黄震宇)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