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兴趣班考级摧毁孩子的好奇心

2019-08-01 10:29:57 科技日报 编辑:彭佩
字号:

曾经有心理学家设计了一套戒断游戏成瘾的方案,主要办法是根据游戏规划并设计相应的训练、背诵和考试方案,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孩子迅速对某款游戏丧失兴趣。

这与兴趣班考级现象何其相似。

兴趣和考试两个词联系在一起,本身就是件左右为难的困局之事。所谓美术、音乐、体育等兴趣班,其目的本应在于启发孩子天性,激发人类最宝贵的能力——好奇,从而对世界、艺术乃至自身展开探索,并从中获得乐趣的行为。

而考试的目的则与兴趣班截然不同。对家长而言,考试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并预期从中取得受益,这是兴趣班考级这条灰色产业链的核心原因。

不得不说,许多市场营销机构善于利用家长们的教育焦虑,在集体剧场效应中发现“商机”。猫有猫路,鼠有鼠道。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利用此类商机赚钱无可厚非。但所有落脚点都是考试,而非孩子对艺术、体育本身的探索和乐趣,真的能培养孩子的兴趣吗?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以考级为目的参加兴趣班,恰恰是扼杀孩子兴趣与好奇心的“毒丸”手段。因为孩子关注的焦点从兴趣转移到了考试,而不是钢琴为何会弹出美妙的旋律、如何运笔能描摹出风景人物。

更何况,考级还“精明”地与升学捆绑在一起。尽管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但仍有兴趣班或暗示、或主动让家长抢占所谓的升学优势。

在教育焦虑的推波助澜下,考级真的成了一门大生意。从报名、服装、培训、考试、颁奖、表演等各个环节皆衍生出收费且价格不菲,徒然增添了家长们的教育支出。

更有甚者,还会凭空虚拟出不存在的主办单位,毫无权威、专业水准可言的比赛和评级制度,打着挖掘孩子天赋、培养孩子兴趣的幌子,目的只是家长口袋中的钞票而已。

与经济损失相比,更令人痛心的是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可能是人类最宝贵的品质。它促使人类探索世界的奥秘,让诗人们创作出经典作品,让工程师发明美好的创意产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就是保护好孩子自我驱动、奋发学习的源生动力。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不要过早地、功利性地为孩子规划未来的前景、职业和“特长”,譬如希望孩子对绘画艺术感兴趣,不如带孩子在生活中游玩、欣赏美、发现美,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大千世界处处都可以是课堂。(杨仑)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