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初中的小泽同学很希望能交到朋友。可是开学不久他发现周围同学并不喜欢自己,还有同学给自己起绰号,他毫不示弱,也给对方以还击。在班级里他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主动承担任务。可是这样他还是没有交到朋友,为此他非常苦恼,整天郁郁寡欢。
摸清情况 “对症下药”
发现小泽的心理状况之后,我开启了暗访模式,从班主任和同学那里了解原委。
据同学们反映,小泽平时说话不注意,同学之间有点小摩擦时,他说话总是挖苦讽刺的口气让人听了很不舒服。为此事班主任把班委同学叫来,让他们不要疏远小泽,平时多给他帮助和关心。几个热心的班委主动与他接触、与他交谈,事情似乎有些转机,可是小泽同学心里依旧不痛快,觉得同学疏远自己。
同时,我又详细地跟班主任了解到小泽的家庭情况。原来小学六年小泽是在爷爷家度过的,爷爷的教育方法不但非常严格而且要求高,对学习方面尤其重视。每次小泽没有考100分,爷爷就会说:“这么简单的题你怎么做错了!你真笨!”即使考试有些进步,爷爷却从来没有表扬过,都是指责和批评。小泽对学习不敢怠慢,但是内心却走在自信与自卑的两端。爷爷高要求指责式的沟通方式,让小泽倍受打击。小泽在爷爷家没有和谐沟通的氛围,不会与同学有话好好说。导致小泽小学时就存在的人际交往问题到了中学变得更加严重。
面对面辅导 把脉问诊
初中阶段青春期自我意识觉醒,小泽想让同学认可的想法越发强烈,渴望交朋友、渴望友谊在他的心里成为一个迫切的需求。在这样的处境下他多次走进校心理咨询室向我们求助。
我引导小泽与同学交往时观察同学说话做事的方法,哪些是友善的言行举止,哪些是不友善的;当对方做不友善的事情或者说了不友善的话时,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当自己说了不友善的话,对方可能的感受是什么。在典型的人际交往环境中,自己可以用什么友善的行为或语言,代替不友善的行为或语言。
一天小泽愁容满面地说:“现在一些班委同学对我的态度挺好,可是为什么有些人在一起聊天,我一走过去他们就不聊了,好像不想让我听见一样。”
我告诉他,“只有相互了解才能成为朋友。想去交往的同学要从感兴趣的话题开始。慢慢来。”此外,我又与小泽交流了交友之道,与朋友交往时不能提出苛刻的要求,给朋友一些空间,允许朋友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问题善意提醒,但是要注意说话的语气,用友善的语气与朋友交谈。
自我转变 反思成长
慢慢地,小泽开始关注同学的兴趣爱好,交流自己的想法,对同学指责和批评的语言减少了,心里不高兴时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小泽积极关心集体的行为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有问题愿意和小泽一起讨论,小泽感受到被认可被尊重,变得自信起来。
上了初中以后他和父母住在一起,我建议父母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平时不要只关心孩子学习成绩,孩子倾诉学校发生的事情时,父母要认真倾听不打断。理解孩子表达的落寞、孤单、委屈、愤怒的心情,并接纳他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再去引导孩子对发生事情全面分析,转换视角,恰当地为人处事。在与小泽的交谈中,从自身友善言行找原因,以班级环境和谐氛围做辅助,以帮助小泽自我肯定作为强化剂,小泽的心结一个一个被解开了。
小泽在集体中找到自信,爸爸妈妈开始倾听他的倾诉,在和谐的班级氛围和家庭氛围中,他的内心越来越强大,寂寞的阴霾烟消云散,笑容回到他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