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报道(一)
时刻新闻记者 谭忠欣 通讯员 黄军山 报道
在教师评价标准中,师德似乎永远都会被放在第一位,但如何考核师德,过去,这让不少老师备感迷茫。
“都知道教书育人德为先,但家长们最关心的是分数、是成绩,学校看重的也是考试成绩、科研成果、各种竞赛名次,师德这个良心活恰恰是最难考核的。”在长沙市区的一所知名小学担任班主任的刘老师过去一直这样认为。此从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长沙市人民教师十不准》、《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等相关规定后,刘老师不再为此感到迷茫与困惑了。
建章立制立“尺子”
在师德标准上,长沙除了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要求外,还结合省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市民高层次教育需求强烈的实际,研究出台了《长沙市中小学教师从业行为“十不准”》,明确将“接受学生家长宴请、收受学生或者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及有价证券、从事有偿家教家养、到民办培训机构兼职兼课、替民办培训机构招揽生源、收受招生回扣”等行为列入禁区。
在师德考评方面,长沙制定了《师德师风建设考评细则》,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区县(市)和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职务聘任、名师和骨干教师评选的重要依据。
典型引导树“样子”
典型引路、榜样示范,是长沙激励教师成长进步一大举措。
9月8日上午,在在第3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长沙市优秀教师表彰大会在长沙市教育局举行,13家企业捐资136万元,630人次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受奖励。
除了每年一届的教师节优秀教师表彰外,长沙首创了“感动星城魅力教师”评选活动,通过基层推荐、评委初审、群众公投、领导审定等环节,从全市10万多名教师中评选出10名魅力教师进行了表彰,给予每人两万元的现金奖励,目前已组织了三届评选,有30名教师获得了这一极高荣誉的奖励。
长沙通过选树身边典型,在全系统弘扬了敬业奉献、创业乐教的正能量,发现和培养了大批师德高尚的典型。
90高龄的退休老师王志昆利用自己的全部积蓄,创办长沙培粹实验中学,坚持磨血育人,几十年如一日,堪称“半世情未了,教坛不老松”。
宁乡青山桥楼霞小学校长蒋小贵扎根山区、自己动手、艰苦创业,用躯体挡住即将倒塌的围墙,被誉为“山村追梦校长”。这些可信、可敬、可学的身边典型,无时无刻都在激励着广大教师。
来源:红网
作者:谭忠欣 黄军山
编辑:苏小莉
本文为教育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