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10月3日讯(记者 李赛凤 刘芳)10月3日,“人文蔚起 书香醴陵”2025渌江讲坛·建宸大课堂特别讲座在醴陵一中正式开启。北京大学地层与古生物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醴陵一中杰出校友吴飞翔以《在雪域高原打开“时间之门”》为题,为现场200余名师生揭开了青藏高原从海洋到高原的亿万年变迁面纱。
吴飞翔的演讲分为化石科普、青藏科考、醴陵远古故事三部分。他结合NASA宇宙演化壁画,阐释化石不仅是工业原料,更是解答人类起源、生物演化、构建世界观的“地球密码”,并提及张弥曼、徐星、周忠和等中国科学家的重大贡献。他指出,青藏高原并非一体,而是多地块拼接而成,每一块化石都在诉说从沧海到高原的历史,这里是鱼类洲际扩散的重要驿站,披毛犀、雪豹等冰河时期哺乳动物的祖先都源于此。
除了专业知识,吴飞翔还现场分享了青藏高原科考的“独家记忆”:在无人区借宿牧民家躲避野兽与暴风雪,因信号中断跑到高处发短信报平安,更被当地牧民帮挖化石、泡酥油茶的热情所感动,“孩子会在收队时抱腿挽留我们”。他坦言,高原反应是首要挑战,曾有队友因肺水肿、气胸紧急手术,“即便今天后勤保障完善,也必须永远敬畏自然。”
现场,吴飞翔为提问学生赠送“青藏高原史前宝藏图”海报。
互动环节成为现场高潮。面对学生“最震撼的化石是哪一个”的提问,吴飞翔笑着回应:“在西藏找到任何化石都兴奋,但若说最深刻,是找了60多年的鱼龙化石。”互动尾声,吴飞翔还为提问学生赠送“青藏高原史前宝藏图”海报,并抛出“醴陵的时间之门或在青云山石头中”的有趣猜想。
讲座最后,吴飞翔将团队撰写的科考著作《山海折叠》捐赠给醴陵一中图书馆,鼓励师生进一步走进青藏高原的故事。
醴陵市政协副主席、民革醴陵市委会主委雷向军主持活动。她表示,醴陵一中传承“明德、至善、博通、仰高”的精神,而“渌江讲坛”正是汇聚智慧、激荡思想的平台,此次讲座让科学与人文在瓷城交相辉映。
本次活动由中共醴陵市委组织部、中共醴陵市委宣传部、醴陵市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醴陵市教育局、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醴陵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醴陵市融媒体中心、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潇湘晨报社共同承办,湖南建宸置业有限公司冠名赞助。
来源:红网
作者:李赛凤 刘芳
编辑:高芹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