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国际化+学生论文评选!“中外文论的跨国传播与视域互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理工大学举行
2025-10-28 21:14:25 字号:

国际化+学生论文评选!“中外文论的跨国传播与视域互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理工大学举行

10月24日至26日,“中外文论的跨国传播与视域互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 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外文论比较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在长沙理工大学召开。

红网时刻新闻10月28日讯(记者 汪衡 通讯员 陈菁 张志武)10月24日至26日,“中外文论的跨国传播与视域互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 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外文论比较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在长沙理工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齐聚长沙,围绕中外文论的跨文化传播与学术互鉴展开深度研讨,为推动全球文论研究的多元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会议由(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外文论比较专业委员会主办,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湖南省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文化与诗学》《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协办。

本次会议在全球化深入调整、文明互鉴需求日益迫切的时代背景下召开,因此兼具理论创新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作为中外文论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平台,会议不仅集中展示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前沿成果,更通过跨学科、多维度的深度对话,为破解文论跨国传播中的文化隔阂、构建平等对话的全球文论体系提供创新视角与方法支撑,对我国文论研究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国际化进程将产生深远影响。

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刘朝晖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深耕三十余载,为繁荣国家文化事业、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中外文论比较专业委员会搭建的跨域交流平台成果丰硕、广受赞誉。本次会议既能体现本领域研究的理论高度,又敏锐把握了时代脉搏。长沙理工大学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国语学院承办此次会议既是学习交流的契机,更是服务文化传播所应该担负的责任。他特别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豪迈意境呼应此次“百侣来游”的学人相聚,期许共拓中外文论研究新境界。

浙江大学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周启超教授在致辞中,从“称赞”“信心”“愿景”三方面展开分享。其一,他对学会本次与长沙理工大学合作办会给予肯定,认为这既是学会办会组织形式的进一步拓展,也是响应国家 “开展有组织的学术研究”号召的具体实践;同时点赞会议汇聚英美及法、意等多语种背景外国学者的多元交流特色,以及新增“研究生论文颁奖”活动对学术传承的助力作用。其二,他表达信心,指出学界正积极探索两大方向 —— 一是文学研究与中外文论研究如何有效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二是译介后的外国文论如何有机成为中国文学研究的组成部分。其三,他提出愿景,建议将《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等刊物确立为学会专属学刊,为学者学术成果搭建相对独立的展示平台。

(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外文论比较专业委员会会长、复旦大学教授汪洪章在答谢辞中,首先感谢长沙理工大学校院两级的筹备及中外嘉宾的参与。他回顾了专委会的发展历程,表示专委会始终倡导“中外文论融合式研究”。本次会议“跨国传播”“视域互鉴”的主题与之高度契合。同时,本次会议经审批获国际会议性质认定,且首次增设“研究生论文评选及颁奖”活动,相较于前两届会议在办会方式上有了的重要突破。

会议设3场主旨报告,10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围绕三大主题展开深度分享。华东师范大学朱国华教授畅谈新时期西方文论中国化的历史进阶,指出西方文论中国化已走过特定阶段,呼吁学者思考中国学术原创方向。法国图尔大学John Pier教授梳理叙事学演进,提出新研究路径。四川大学曹顺庆教授驳斥“西方文明优越论”,呼吁构建全球文论对话机制。浙江大学周启超教授倡导中国学界突破简单化追随局限,推动外域文论本土化适配与中国文论跨文化传播。意大利东皮埃蒙特大学Stefania Sini教授聚焦“文论跨国时空体中的形式与形式主义”。香港城市大学张万民副教授以“游”为切入点,为中西美学比较提供新视角。复旦大学汪洪章教授分享阅读张隆溪教授新著的体会,认为破除欧洲中心主义是其学术生涯主旨。北京大学王建教授梳理表现主义论争在中国的接受过程。复旦大学Sandro Jung教授提出“跨国文学批评中的图像转向”理论。北京师范大学钱翰教授从“文学契约”视角重释现实主义。

会议设7个分会场,近100专家学者和硕博研究生,围绕“中外文论的理论旅行、文本阐释与跨界对话”“外国文论的本土化调适与中国文论的跨文化传播”“经典重释、翻译转向与技术时代的文论创新”“中国文化的对外译介与传播”等议题,展开研讨。研讨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充分体现了当代文论研究“紧跟时代前沿、扎根文化实践”的学术追求。

各分会场还设置了“点评互动”环节,点评专家与参会者围绕研究方法、理论边界、实践应用等展开讨论,形成了“观点碰撞、共识凝聚、问题深化”的学术氛围。

本次学术研讨会特设“研究生优秀论文评选及颁奖仪式”,获奖学者合影。

本次学术研讨会特设“研究生优秀论文评选及颁奖仪式”,对参会学生提交的论文开展专业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 4 名、二等奖 8 名、三等奖 15 名,以此激励青年学者在中外文论研究领域继续专研,不断深耕。

在闭幕式上,(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外文论比较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钱翰教授致闭幕辞。他高度赞扬本次会议亮点突出、富有创新,一方面国际化程度较高,另一方面增设了学生论文评选;他表示评选活动是对同学们学术努力的鼓励,坚信年轻人是未来学术发展的核心力量,期待同学们在学术道路上持续进步、再创佳绩。他深情感谢各分论坛点评专家的辛勤付出,以及组委会和志愿者的周密筹备,期待本次会议的学术影响能随各位学者传递至全国乃至世界。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通讯员 陈菁 张志武

编辑:高芹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