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长沙理工城南学院:00后研发“空气幕布” 可降低地铁站环控能耗约17%
2025-04-24 16:06:37 字号:

长沙理工城南学院:00后研发“空气幕布” 可降低地铁站环控能耗约17%

团队成员正在制作模型。

4月22日,团队赴长沙市六沟垅地铁站开展实地调研与交流。

红网时刻新闻4月24日讯(记者 张兴莎 通讯员 李诺)夏季的长沙地铁站,入口处的冷热交替会增加不少能耗。近日,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气幕如虹”团队注意到这一问题,研发出一套“柔性光伏并网的自适应风幕环控系统”。通过让空气形成幕布的设计,可降低地铁站环控能耗约17%。

作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陈宇对数字格外敏感。他和老师一起算过一笔账:仅长沙地铁每年因出入口空气对流浪费的电量,就相当于3000户家庭的年用电量。“能不能给地铁站装个‘空气闸门’?”这个念头在他乘坐地铁时突然蹦出——就像游戏里筑起一道无形的墙,隔开冷热空气的“混战”。

带着草稿本上的风幕设计图,陈宇敲开了另外7位同学的“创业之门”。“要是用太阳能给‘空气墙’供电呢?”这个突发奇想让所有人眼睛亮了起来。很快,创业团队由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自动化等专业8名学生组成,跨三个年级开展学科交叉研究,依托于专业老师的指导,开始了这场关于“空气”的攻坚战。

团队核心成员陈宇介绍,其灵感源于对地铁站夏季空调能耗的观察——开放式出入口导致冷热空气大量交换,加剧空调负荷。基于此,团队提出通过在出入口构建智能风幕屏障,结合柔性光伏技术实现绿电供给,同步开发温湿度协同控制算法,形成“阻隔气流——新能源供能——精准调控”的一体化系统,可有效降低地铁站环控系统能耗。

除技术研发外,团队注重产学研结合,通过实地勘测、数据建模与模拟实验,持续优化系统性能。其成员专业背景覆盖能源、机械、电气三大领域,在跨学科协作中实现了流体力学、控制工程与新能源技术的深度融合。

目前,该系统已完成实验室原理验证,正推进工程化试点,未来可推广至火车站、机场等大空间公共建筑,助力构建低碳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创新,让地铁站在舒适运行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为绿色交通贡献青年力量。”团队指导老师赵斌表示,随着交能融合的深入推进,“气幕如虹”团队的成果正从校园科创项目转化为服务城市发展的现实方案,展现出青年学子对接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莎 李诺

编辑:高芹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