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教师风采|她的学生为何总能在国赛省赛上获佳绩?
2025-03-14 16:08:50 字号:

教师风采|她的学生为何总能在国赛省赛上获佳绩?

李娇的教学日常。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兴莎 长沙报道

她的学生在国家级赛事多次拿奖,参加湖南省赛事更是佳绩频出,她到底有何秘诀?

近日,记者在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模具数控教研室,见到了正专注地指导学生调试一台3D打印机的李娇老师。

屏幕上,复杂的模型逐渐成,每一个参数的调整都精确到毫米。“一定要这么精准吗?”“毫厘之差可能就是成败的关键!”李娇毫不犹豫地回答。

在毫厘之间,追求极致,铸就匠心。这是李娇的教学日常,也是教学成果频出的关键。

职教路上从“摸索”到“狂奔”

李娇与获奖团队的合影。

2014年,李娇带着机械设计及理论的硕士学位,踏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一名专职教师。

“职教的课堂,理论是基础,但实践才是关键。”李娇回忆,为了尽快适应,她主动申请加入学校的“廉良冲大师名师工作室”,跟着老教师们从基础学起,一点点熟悉设备操作、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

课余时间,李娇又一头扎进实验室,反复琢磨3D打印技术、模具制造工艺等前沿课题。

不久后,李娇迎来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挑战——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能力比赛。

为了备赛,她每天6点起床,研究教学设计,反复修改课件,甚至在实验室一待就是一整天。最终,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生动的教学设计,获得了三等奖。

此后,李娇在教学和科研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她主持省级课题《数字化背景下模具专业整合增材制造技术的课程体系改革》,参与国家级建设项目“教育部职业教育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开发”,主持和参与院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论文8篇,编写教材5本,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

她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连续六年年度考核优秀,多次获得“优秀教师”“优质课堂主讲教师”等荣誉称号。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追求极致

“职教的讲台,需要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获得不少奖项后,李娇更加感受到,职教的课堂上,毫厘之差可能就是成败的关键,于是她总是用最严格的标准要求学生,追求极致。

一次,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赛前学生们设计的零件总是出现微小的误差,但李娇没有责备,而是带着学生重新检查每一个参数,从建模到加工,从设计到优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最终,学生们凭借精准的设计,斩获了国赛二等奖。“李老师对细节的要求近乎苛刻,但正是这种苛刻,让我们学会了真正的工匠精神。”赛后学生这样评价她。

在李娇的指导下,学生们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

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项赛国赛二等奖1项、省赛特等奖1项,三等奖1项;

“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3D打印造型技术赛项国赛三等奖1项,省赛三等奖2项;

“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CAD机械设计赛项省赛三等奖1项……

这些成绩背后,是李娇对毫厘之间极致追求的坚持。

用实际行动让孩子们理解“匠心”

作为湖南省职业教育“楚怡”行动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项目的核心成员,李娇不仅自己追求极致,还努力将这种匠心传递给更多人。

在“楚怡”工坊,她带领团队开展教学改革,推动课程建设,打造了一批高质量的“精品课”。

她主持的《基于FDM 3D打印的曲面配合件成型精度优化路径研究》《岗课赛证融通背景下《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等项目,不仅解决了实际教学中的难题,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

采访即将结束,记者注意到一个小细节。

李娇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小小的机械模型,那是她第一次指导学生完成的作品。虽然不完美,但每一个精细的切面,都记录着她和学生们的努力。

如今,李娇已经在这所职业院校度过了十年的时光。“职业教育的每一步,都是在毫厘之间雕琢未来。”李娇说,“我希望我的学生,不仅能掌握技术,更能理解什么是匠心。”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莎

编辑:高芹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