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任晔 通讯员 徐守宝 综合报道
如何壮大集体经济、切实抓好产业振兴这一“重中之重”?发展短板在哪里?破题之路在何方?带着这些思考,湖南工商大学乡村振兴工作队完成轮换进驻后,迅速进入角色,通过“进户入组+外出取经”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走访座谈,赴多地实地调研,为联点村产业振兴“把脉开方”。
工作队与农户交流,了解情况。
进户入组摸家底,倾听民声寻症结
“今年种了什么?”“收入怎么样?”“孩子上学、家人看病还有啥困难?”……一句句家常般的问候,拉开工作队的走访序幕。队员们深入农户家中,与村民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家庭收入、务工情况、健康状况、子女教育等现实问题,并积极宣讲防返贫监测、产业奖补、积分制管理等政策。
进驻以来,工作队已累计走访198户农户,覆盖带下、动周、香花井三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实地察看高标准农田建设、烤烟与桃产业种植片区和人居环境、道路基础设施等项目推进情况。认真记录村民关于产业发展、村容整治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深度挖掘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堵点、难点。
外出取经拓视野,借鉴经验明方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工作队先后赴长沙市红星实业集团、新田县东升农场、龙泉街道和陶岭镇等地开展调研学习。
在红星实业集团,双方围绕农产品销售、集体经济发展等合作方向展开探讨,提出“科学评估产业”“坚持市场导向”等建议;在东升农场,队员们深入了解“三产融合”创新模式:以蔬菜技术研发为根基、规模生产为主干,休闲旅游、冷链物流、加工销售为延伸,构建完整产业生态网。据介绍,2024年该农场接待游客38.2万人次,“三产”总收入达1.27亿元,带动永州蔬菜出口货值超百亿元。
在陶岭镇“三味辣椒”产业园,工作队深入基地查看种植、采摘流程,了解科技赋能农业的实践路径,学习如何以先进理念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群策群力谋发展,三产融合绘蓝图
在充分摸底与学习的基础上,工作队联合村“两委”多次召开发展座谈会,逐渐明晰发展路径:在聚焦桃产业品质提升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推动三产融合,试点“山顶林戴帽、山中果缠腰、山下吨粮田”的立体开发模式,规划建设集农事体验、休闲采摘、旅游研学于一体的复合产业带,全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品牌。
湖南工商大学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文佐时表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我们要以党建为引领,加快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整合全村资源,挖掘院落文化,做好‘筑巢引凤’。”下一步,工作队将依托高校资源优势,推动“党建+产业+合作社”“党员+能人+农户”等机制创新,构建“合作社+农户+电商”产销体系,让农民更多地享受到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来源:红网
作者:任晔 徐守宝
编辑:曾小颖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